河南大學劉澤權教授作了一場題為“基于語境的《紅樓夢》報道動詞翻譯顯化研究——以王熙鳳的話語為例”的講座,河南大學有哲學、理論經(jīng)濟學、應用經(jīng)濟學、法學、政治學、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學、心理學、體育學、中國語言文學、外國語言文學、新聞傳播學、考古學、中國史、世界史、數(shù)學、物理學、化學、地理學、生物學、生態(tài)學、統(tǒng)計學、光學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土木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基礎醫(yī)學、臨床醫(yī)學、藥學、中藥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藝術學理論、音樂與舞蹈學、戲劇與影視學、美術學、設計學等一級學科省級重點學科。在職研究生講座的主要內(nèi)容是:
本研究文以《紅樓夢》前56回及其四個英語譯本為語料,通過對王熙鳳與三個不同階層人物交際的話語方式(報道動詞)的檢索分析,探討報道動詞“說”、“道”、“笑道”等在塑造王熙鳳人物形象與其話語內(nèi)容及交際對象關系方面的使用特色,考察譯者們理解與翻譯王熙鳳的話語方式、再現(xiàn)王熙鳳人物形象方面的處理方式、顯/隱程度及異同(得失)。研究顯示,話語內(nèi)容及話語對象之間的關系不僅影響作者對話語方式的選擇,而且影響譯者們對報道動詞的翻譯選擇,翻譯結果呈現(xiàn)不同程度的顯化趨勢。
劉澤權,河南大學“黃河學者”特聘教授,新加坡國立大學翻譯研究博士,兼任國家社科基金通訊評審評委、國家留學基金項目評委;研究興趣包括基于語料庫的翻譯研究、批判性話語分析、功能語言學等。主持完成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兩項(“《紅樓夢》中、英文語料庫的創(chuàng)建及應用研究”、 “《紅樓夢》漢英文化大辭典編撰研究”),在研重點項目一項(“兩岸三地百年女性文學翻譯史論” ),在Meta (SSCI、A&HCI 檢索)、《中國語言學報》(SSCI、A&HCI 檢索)和《中國翻譯》、《外語教學與研究》、《當代語言學》等國際、國內(nèi)專業(yè)核心期刊發(fā)表論文30余篇。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職場人士選項攻讀在職研究生提升自己,進而在職場中獲得更多升職加薪的機會。上海財經(jīng)大學人力資源管理在職研究生主要有面授班/網(wǎng)絡班兩種授課方式可選,其中面授班均在學校上課,雙休日其中一天授課,法定節(jié)假日和寒暑假不上課;網(wǎng)絡班即網(wǎng)絡遠程學習,學員通過直播課堂、錄播回放、在線答疑等方式實現(xiàn),學員可自由安排學習時間,不受地域限制。
上海財經(jīng)大學在職研究生采取資格審核方式入學,無需入學資格考試,免試入學。在職研究生報名條件是:本科學歷、并獲得學士學位后滿三年(原專業(yè)不限);雖無學士學位但已獲得碩士或博士學位者。滿足條件的學員全年均可向院校提交報名申請材料進行報名,完成全部課程學習并通過考核可獲得結業(yè)證書;后期結業(yè)后可報名參加申碩考試,只考外國語和學科綜合2門,滿分均為100分,學員達到60分及格即可通過考試,學員通過考試并完成論文答辯后即可獲得碩士學位證書。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