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中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博士生導師朱英教授做客第187期“百年求索·名師講壇”活動,以如何推翻清王朝為題,與同學們進行了探討與交流。
朱英教授談到,自秦朝建立以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中,盡管王朝更迭不斷,往返循環(huán),周而復始,但都遵循著統一的規(guī)律。而推翻的清王朝卻不像以往的被推翻的封建王朝那樣,是在其極其衰敗,不堪一擊的背景下發(fā)生的。從清朝末期推行的內容最為全面、影響最為深遠的新政改革來看,清王朝甚至是屬于順應時代發(fā)展,比較開明的封建王朝。
他說,還原歷史以真相,我們可以發(fā)現,在推翻清王朝的歷史過程中,除了以孫中山為首的進行的武力光復外,其他社會力量和平光復的補充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歷史作用。也正是在浴血奮戰(zhàn)下,以及漢族舊官僚、紳商等社會力量的合力下,才得以將根基深厚的清王朝連根拔起。
朱英講解了自己對于漢族舊官僚袁世凱的評價與看法。他認為,不論是對袁世凱進行全盤否定,還是認為袁世凱是元勛也好都是從一個極端走向了另一個極端,我們需要以一種更加客觀,更加公允的歷史唯物主義視角來看待袁世凱的作用。盡管辛亥革命中袁世凱竊取了果實,倒行逆施、復辟稱帝,但不容否定的是,如果沒有袁世凱的力量,建立之路將會更加漫長。
朱英教授與同學們進行了分享與交流。他認為,清末新政之所以未能成功,與清政府缺乏資產階級性質的領導人以及無法解決的滿漢矛盾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所以那種認為阻止了新政發(fā)揮作用的說法,其預設本身就無法成立,結論的正確與否也可想而知。
本次講座由華中師范大學研究生會主辦,歷史文化學院研究生會、文學院研究生會承辦以及教育信息技術學院研究生會、湖北經濟與社會發(fā)展研究院研究生會協辦。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職場人士選項攻讀在職研究生提升自己,進而在職場中獲得更多升職加薪的機會。上海財經大學人力資源管理在職研究生主要有面授班/網絡班兩種授課方式可選,其中面授班均在學校上課,雙休日其中一天授課,法定節(jié)假日和寒暑假不上課;網絡班即網絡遠程學習,學員通過直播課堂、錄播回放、在線答疑等方式實現,學員可自由安排學習時間,不受地域限制。
上海財經大學在職研究生采取資格審核方式入學,無需入學資格考試,免試入學。在職研究生報名條件是:本科學歷、并獲得學士學位后滿三年(原專業(yè)不限);雖無學士學位但已獲得碩士或博士學位者。滿足條件的學員全年均可向院校提交報名申請材料進行報名,完成全部課程學習并通過考核可獲得結業(yè)證書;后期結業(yè)后可報名參加申碩考試,只考外國語和學科綜合2門,滿分均為100分,學員達到60分及格即可通過考試,學員通過考試并完成論文答辯后即可獲得碩士學位證書。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