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科院研究生院邀請姜昆老師主講,中國曲藝藝術的魅力
曲藝藝術除了說的表演形式外,唱也是其重要的藝術形式和表演特征。曲藝藝術要跟上時代,就是說要其說唱緊跟時代,借助于現代化的傳播方式增加其新的表現力。
如果你問現在的年輕人,知道《重整河山待后生》是誰唱的不?很多人可能都會說出“小彩舞”駱玉笙先生的名字。然而,她唱了一輩子的京韻大鼓沒被人記住,只唱了這一首為電視劇《四世同堂》制作的京韻歌就被人記住了,可見,現代傳媒對一門藝術種類的發(fā)展的重要性。
說到評彈,也有一首膾炙人口的,那就是《蝶戀花》。它的開篇就是用的評彈,現在有很多歌曲,用的是單弦,或者是用琴書的曲子來演奏,包括京劇,現代京劇中,有很多運用京韻大鼓的唱段唱腔,非常好聽。我舉個例子,以后大家欣賞某些藝術唱腔的時候或許有用。喜歡京劇的朋友都知道,現代京劇《杜鵑山》有一個唱段叫《普天下受苦人同仇共恨》,中間有兩句:“他推車,你抬轎,同懷一腔恨,同恨人間路不平,路不平”,就用了京韻大鼓的唱腔。京劇唱腔中融合了京韻大鼓的唱腔,別有一番韻味。
說到曲藝的唱腔,它有一個特點就是按字行腔。這也是戲曲、曲藝音樂行腔的基本規(guī)律之一,即是指曲藝唱腔的曲調須與唱詞的聲調相吻合。我國各地方言,有不同的聲調,有的調類相同,但調值并不相同;因聲調的調類、調值不同而區(qū)別詞義。如北京語音有陰平、陽平、上聲、去聲四種調類,其調值分別為陰平是高平調、陽平是高升調、上聲是降升調、去聲是全降調。因此,行腔要注意字的聲調的趨向如高低、升降、曲直、長短才能把字音準確地唱出來,使聽眾聽清詞義。在曲藝傳承的過程中,或是在與新形式的結合中,可能會出現不同的表達,還需要進一步研究探討。
曲藝藝術的魅力來自于滋養(yǎng)著它那生生不息的土地,來自于豐富著它那淳厚質樸的人民,來自于奠基著它那悠悠厚重的文化基因,來自于襯托著它那色彩斑斕的自身。在新時代利好的環(huán)境下,多給曲藝一些關注,曲藝也會給你的生活帶來無限的歡樂。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職場人士選項攻讀在職研究生提升自己,進而在職場中獲得更多升職加薪的機會。上海財經大學人力資源管理在職研究生主要有面授班/網絡班兩種授課方式可選,其中面授班均在學校上課,雙休日其中一天授課,法定節(jié)假日和寒暑假不上課;網絡班即網絡遠程學習,學員通過直播課堂、錄播回放、在線答疑等方式實現,學員可自由安排學習時間,不受地域限制。
上海財經大學在職研究生采取資格審核方式入學,無需入學資格考試,免試入學。在職研究生報名條件是:本科學歷、并獲得學士學位后滿三年(原專業(yè)不限);雖無學士學位但已獲得碩士或博士學位者。滿足條件的學員全年均可向院校提交報名申請材料進行報名,完成全部課程學習并通過考核可獲得結業(yè)證書;后期結業(yè)后可報名參加申碩考試,只考外國語和學科綜合2門,滿分均為100分,學員達到60分及格即可通過考試,學員通過考試并完成論文答辯后即可獲得碩士學位證書。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