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音樂學院黃飛立教授改編合唱作品音樂會,育英貝滿合唱團團員由北京市具有百年歷史的兩所老校育英中學(現(xiàn)為北京二十五中)和貝滿女中(現(xiàn)為北京一六六中)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校友組成。這兩所教會學校有著優(yōu)良的音樂教育傳統(tǒng),在1931年即組建了聯(lián)合歌詠隊。育英貝滿合唱團的成立正是這優(yōu)秀傳統(tǒng)的延續(xù)。合唱團中不乏專家級的音樂家、高校教授、醫(yī)生、工程師。他們有著共同的文化背景以及對音樂無盡的熱愛,這為他們的歌聲增添了別樣的魅力。
團員們不僅文化素養(yǎng)高,他們追求藝術(shù)水準的起點也很高。在合唱團成立之初,他們就特邀當代指揮界泰斗、音樂教育家、中央音樂學院教授黃飛立先生和育英中學校友、音樂美學家、中央音樂學院前院長于潤洋教授擔任藝術(shù)顧問,也因此與中央音樂學院結(jié)下了不解之緣。在此后的歲月中,合唱團不僅由育英校友、中央院校友、男中音歌唱家溫鈺澤擔任聲樂指導和常任指揮,由貝滿女中校友、中央院鋼琴教師趙萊青和黃佩瑩教授擔任藝術(shù)指導和鋼琴伴奏,同時還聘請了三位歌唱家馬梅、劉珊和金永哲為本團的榮譽團員,其中馬梅和金永哲均為中央院的校友。
黃先生在這二十年來也是風雨無阻地參加合唱團每周六的排練,只是近兩年因年事已高而逐漸減少了排練的次數(shù)。在排練中,黃先生既認真嚴謹又寬容耐心,以極大的責任心和熱情指導育英貝滿合唱團領(lǐng)略了200余首中外歌曲的風采。自成立以來,合唱團公開演出百余場,多次承辦了文化部、中國合唱協(xié)會主辦的專場音樂會,并且赴港澳臺、美國、德國、日本等地舉辦專場音樂會。2010年以后,黃飛立先生以90多歲的高齡,親自為合唱團排練了黃自的清唱劇《長恨歌》,陳田鶴的清唱劇《河梁話別》和馬思聰?shù)拇笮吐晿诽浊蹲鎳蠛铣愤@三套頗有難度且極具代表性的近現(xiàn)代大型作品,并且在國家大劇院以及中央音樂學院和中國音樂學院這兩所國內(nèi)頂尖專業(yè)音樂院校中演出,獲得了聽眾的一致好評。這些作品的演出既充分展示了合唱團的演唱水平,也為近現(xiàn)代大型合唱作品呈現(xiàn)于舞臺做出了貢獻。合唱界人士評價黃先生與育英貝滿合唱團的成功合作具有挽救近現(xiàn)代合唱佳作的歷史意義。在黃飛立先生的精心指導和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育英貝滿合唱團已成長為國內(nèi)一流的老年合唱團。
在為黃飛立教授舉辦百歲慶典音樂會的當天,許多鶴發(fā)紅顏的老年人不顧瑟瑟秋雨的阻擋,滿懷熱情地來到音樂會現(xiàn)場。老年觀眾占到了整個音樂廳的一半以上,使這場音樂會也成為老朋友們歡聚一堂的盛會。當天前來觀看演出的除了育英貝滿兩校的老校友及其家屬,黃飛立先生的學生,兩所母校的領(lǐng)導,還有我院的院長俞峰、書記郭淑蘭、教授周廣仁、段平泰、王次炤、李華德、楊鴻年、俞慧耕、黎信昌、洪月華、何振京等等師生七百余人,整個音樂廳座無虛席。
黃飛立老先生已是百歲老人,其身體狀況不允許他本人親臨現(xiàn)場。但是,在音樂會開始之前,他用一段錄音對大家的出席表示由衷地感謝,并在最后以洪亮的聲音祝愿大家:“我希望大家都好!都好!都好!”三聲鏗鏘有力的“都好”讓大家感受到黃老先生矍鑠的精神風貌。
在接下來的音樂會上,合唱團精心演繹了黃先生特別為本團改編的十二首合唱曲。開篇第一首歌就是《我愛你,中國》,由馬梅領(lǐng)唱,育英校友章銘陶擔任指揮。在時而深情款款,時而高亢激昂的歌聲中,大家唱出了與黃老先生共同的心聲,就是為自己的祖國感到無比自豪并欲為之奉獻一切的博大情懷。而深受老年朋友喜愛的《夕陽紅》則更能喚起老年聽眾的共鳴。黃先生的改編合唱版本使溫馨而悠揚的領(lǐng)唱在合唱聲部的襯托下更顯出壯美從容的氣質(zhì),唱出了老年人精神飽滿的風采和五彩斑斕的生活圖景。此曲同樣是合唱團員們的生活寫照,因此而被團員們奉為“團歌”。
合唱團還為觀眾們奉上了其他幾首大家耳熟能詳?shù)闹型饷ā稅矍榈南矏偂、《長城永在我心中》、《天倫歌》、門德爾松的《無言歌——安慰》、《在銀色月光下》、《致音樂》等等。這些旋律優(yōu)美的抒情歌曲在多聲部交替疊加的變化襯托下更加地委婉動聽。
而由音樂會特邀嘉賓中央歌劇院常任指揮高偉春擔任指揮的改編合唱曲《松花江上》極具藝術(shù)感染力。整首歌曲無論從旋律還是歌詞上都體現(xiàn)出情感上的層層推進,而獨唱與合唱聲部之間的呼應使這種推進更是得到了戲劇性的加強:從懷戀故里到流落他鄉(xiāng),進而最后吶喊般的哭訴與抗爭。領(lǐng)唱金永哲與合唱團員們對歌曲充滿激情的演繹使臺下的觀眾們熱血沸騰。同樣,特邀82歲高齡的中央院男低音歌唱家吳天球擔任領(lǐng)唱的合唱版本《老人河》一曲,其中為追求自由正義而不斷抗爭的感人肺腑的歌聲也深深震撼了聽眾。
穿插在這些改編合唱曲中間,歌唱家們還為大家奉獻了幾首獨唱曲目。除溫鈺澤老師演唱的《老師,我總是想起你》以外,由劉珊演唱的《玫瑰三愿》因其細膩凄美的歌聲感動了在座的聽眾。此外還有馬梅演唱的歌劇《水仙女》選曲《月亮頌》和金永哲演唱的歌劇《托斯卡》選曲《星光燦爛》都更加全面地顯露出他們深厚的藝術(shù)素養(yǎng)與扎實的演唱功底。
最后,合唱團以兩首中外歌曲《告別時刻》和《同一首歌》來向所有熱情到場的觀眾說“再見”,表達出對歡聚此刻的無限留戀和對未來再次相聚的期盼。
整場音樂會在熱烈而依依不舍的氣氛中圓滿結(jié)束。
黃飛立先生作為我國專業(yè)指揮教育的創(chuàng)始人,不僅為我國的在職研究生專業(yè)院團及高校培養(yǎng)了多位頗有建樹的優(yōu)秀指揮家,而且以提高國民的美育教育為己任。他深知,音樂對人的發(fā)展和修養(yǎng)的提升是極其重要的。退休以后,黃先生把普及音樂教育作為他教育事業(yè)的一部分,特別側(cè)重于對業(yè)余音樂團體的培養(yǎng)上。在黃先生認真嚴格地訓練指導下,育英貝滿合唱團一次次體驗到演出成功后的喜悅并得到專業(yè)人士的認可。他們帶著傳承我國合唱藝術(shù)傳統(tǒng)的使命,將越來越多的經(jīng)典作品搬上舞臺。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職場人士選項攻讀在職研究生提升自己,進而在職場中獲得更多升職加薪的機會。上海財經(jīng)大學人力資源管理在職研究生主要有面授班/網(wǎng)絡班兩種授課方式可選,其中面授班均在學校上課,雙休日其中一天授課,法定節(jié)假日和寒暑假不上課;網(wǎng)絡班即網(wǎng)絡遠程學習,學員通過直播課堂、錄播回放、在線答疑等方式實現(xiàn),學員可自由安排學習時間,不受地域限制。
上海財經(jīng)大學在職研究生采取資格審核方式入學,無需入學資格考試,免試入學。在職研究生報名條件是:本科學歷、并獲得學士學位后滿三年(原專業(yè)不限);雖無學士學位但已獲得碩士或博士學位者。滿足條件的學員全年均可向院校提交報名申請材料進行報名,完成全部課程學習并通過考核可獲得結(jié)業(yè)證書;后期結(jié)業(yè)后可報名參加申碩考試,只考外國語和學科綜合2門,滿分均為100分,學員達到60分及格即可通過考試,學員通過考試并完成論文答辯后即可獲得碩士學位證書。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