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中國鋼琴百年,已經有很多研究成果,但是依舊存在很多未被發(fā)掘的作曲家和作品。中央音樂學院在職研究生綜合樓501音樂廳,舉辦了"中國鋼琴百年拾遺--民國鋼琴作品專場"音樂會,這場音樂會是在蒲方老師開設"中國鋼琴音樂"課程教學成果的基礎上,進行的一場集學術與演奏的音樂會,特別邀請了張奕明博士,進行鋼琴演奏。
中央音樂學院在職研究生周廣仁先生,剛從金華趕回來的梁茂春教授,以及段平泰等多位老教授出席了本次活動。
本場音樂會,是中國鋼琴百年拾遺系列音樂會的第一場,選擇的曲目,是民國時期部分非常有代表性的作曲家和作品;蒲方老師在開場白中,介紹了本系列音樂會的目的和意義:一方面是挖掘被遺忘和埋沒的作曲家及作品;另一方面,則是向探索研究這些課題的學者致敬;所以希望聽眾能以一種回顧和學習的態(tài)度去欣賞這些作品。
音樂會選擇了趙元任、老志誠、江文也、陳泗治、黃楨茂、陳德義、馬思聰等15位作曲家,創(chuàng)作的19首作品,四個部分劃分開來。從簡單模仿西方進行曲的李榮壽《得意進行曲》,到創(chuàng)作中國風格鋼琴曲的老志誠《牧童之樂》,到演繹臺灣風情的陳泗治《臺灣素描》,再到受到法國風格影響的馬思聰《降B大調第一鋼琴協(xié)奏曲》;向聽眾展示了中國鋼琴從無到有,從模仿到創(chuàng)作的發(fā)展過程。更讓聽眾親身感受中國鋼琴音樂發(fā)展中,每一個階段、甚至某一個群體的風格特征,也向觀眾普及了那個時期,不只有趙元任、蕭友梅,而是有豐富的作品,等著我們去發(fā)掘。
中央音樂學院在職研究生蒲方老師及梁茂春教授穿插在演奏中的講解,則加深了觀眾對些作品的理解,作曲家的狀態(tài)、思想、經歷,都對解讀這些被埋沒的作品有著重要的意義;其中也講述到了部分資料的尋找過程,都豐富了觀眾對這些作曲家、甚至作品的認知。
這樣的一場音樂會,正如作曲系教授段平泰所說"這次音樂會拿出了很多業(yè)內人士不知道,不熟悉的作品,而且這是中國人做的事",第一次從這樣的角度聆聽,中國鋼琴音樂的發(fā)展史,有觀眾認為這是非常有意義、也非常值得去做的事。
蒲方老師及梁茂春教授穿插在演奏中的講解,則加深了觀眾對些作品的理解,作曲家的狀態(tài)、思想、經歷,都對解讀這些被埋沒的作品有著重要的意義;其中也講述到了部分資料的尋找過程,都豐富了觀眾對這些作曲家、甚至作品的認知。
這樣的一場音樂會,正如作曲系教授段平泰所說"這次音樂會拿出了很多業(yè)內人士不知道,不熟悉的作品,而且這是中國人做的事",第一次從這樣的角度聆聽,中國鋼琴音樂的發(fā)展史,有觀眾認為這是非常有意義、也非常值得去做的事。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職場人士選項攻讀在職研究生提升自己,進而在職場中獲得更多升職加薪的機會。上海財經大學人力資源管理在職研究生主要有面授班/網絡班兩種授課方式可選,其中面授班均在學校上課,雙休日其中一天授課,法定節(jié)假日和寒暑假不上課;網絡班即網絡遠程學習,學員通過直播課堂、錄播回放、在線答疑等方式實現,學員可自由安排學習時間,不受地域限制。
上海財經大學在職研究生采取資格審核方式入學,無需入學資格考試,免試入學。在職研究生報名條件是:本科學歷、并獲得學士學位后滿三年(原專業(yè)不限);雖無學士學位但已獲得碩士或博士學位者。滿足條件的學員全年均可向院校提交報名申請材料進行報名,完成全部課程學習并通過考核可獲得結業(yè)證書;后期結業(yè)后可報名參加申碩考試,只考外國語和學科綜合2門,滿分均為100分,學員達到60分及格即可通過考試,學員通過考試并完成論文答辯后即可獲得碩士學位證書。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