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理工大學藝術學院舉辦了山西彩塑壁畫遺產研究學術規(guī)劃研討會。山西彩塑壁畫遺產研究所的揭牌儀式同時舉行,參加揭牌儀式的領導和嘉賓有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佛教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導師魏道儒教授,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系主任、博士生導師羅世平教授,山西省文物局總工程師黃繼忠、博物館處處長趙曙光等專家學者以及學院書記楊新生和相關考古學在職研究生教師。
山西彩塑多以泥質塑像為主,有泥質坯胎造像、懸塑和壁塑等泥塑藝術品。主要因泥塑表面皆敷以彩色,故稱作彩塑。雖然他們的形象都是佛道神祗和少許紀念性人物,但是他們所反映的社會層面、社會生活、民族文化、民間信仰、服飾裝束和塑作藝術是別的藝術門類無法代替的。山西彩塑壁畫保護工程是國家文物局繼山西南部早期木構建筑保護工程之后,對山西省文化遺產保護實施的又一項重大工程,將會對山西乃至全國的彩塑壁畫保護工作產生積極的推動作用。山西現存古建筑28027處,其中元代以前早期建筑占到全國同期建筑存量的75%以上,是全國古建筑存量最多的省份。作為古建筑的附屬文物,山西現存彩塑12700余尊,壁畫24000余平方米,其數量之多、歷史之久、藝術之精,在全國首屈一指,享有“中國古代彩塑壁畫藝術寶庫”的美譽。
山西擁有得天獨厚的古建筑資源,而且依附其中的彩塑、壁畫等附屬文物,也浩如煙海,獨步華夏。作為古建筑的靈魂,這些精美絕侖的彩塑壁畫,凝聚了先人們藝術創(chuàng)造的聰明才智,反映了不同歷史時期的社會生活,具有重大的文化價值和社會價值。如太原王郭村北齊東安王婁睿墓室壁畫,大同云岡石窟佛教壁畫,芮城元永樂宮壁畫及新絳縣東岳稷益廟的明代壁畫等,都是中國壁畫藝術中的典型代表之作。這些壁畫表現了濃厚的地域特色與繪畫風格,反映了豐富的社會生活,為中華民族的文化藝術作出了獨特的貢獻,成為華夏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
山西彩塑壁畫遺產研究所是依托山西省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太原理工大學藝術遺產研究中心設立的,揭牌儀式和研討會由藝術學院院長趙慧主持。羅世平、魏道儒、張明遠、黃繼忠、崔元和、趙曙光、張繼紅等專家學者紛紛發(fā)言,對山西彩塑藝壁畫遺產研究所的成立予以充分肯定,對彩塑壁畫遺產的研究也提出許多合理化建議,一致認為,在山西這個文物大省,開展此項工作,有著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加上太原理工大學藝術學院與有關工科學院的專業(yè)資源整合,為彩塑壁畫遺產研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并明確了彩塑壁畫遺產研究的三大方向:保護、研究、弘揚與傳承。以山西彩塑壁畫遺產研究所為平臺,依托學校相關藝術鑒賞在職研究生專業(yè)資源優(yōu)勢,組建一個跨學科的專業(yè)團隊,推進遺產研究與保護。
山西彩塑壁畫遺產研究學術規(guī)劃研討會提出今后的研究任務:一是在學術研究方面,要對山西境內的彩塑壁畫的時代、特征、價值等進行梳理整理;二是利用專業(yè)學科優(yōu)勢,對彩塑壁畫材料、成分的衰變進行分析研究;三是對重要文物進行信息數據采集整理,做好數字存儲與轉化;四是對殘損彩塑壁畫進行修復;五是做好彩塑壁畫衍生項目的開發(fā)。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職場人士選項攻讀在職研究生提升自己,進而在職場中獲得更多升職加薪的機會。上海財經大學人力資源管理在職研究生主要有面授班/網絡班兩種授課方式可選,其中面授班均在學校上課,雙休日其中一天授課,法定節(jié)假日和寒暑假不上課;網絡班即網絡遠程學習,學員通過直播課堂、錄播回放、在線答疑等方式實現,學員可自由安排學習時間,不受地域限制。
上海財經大學在職研究生采取資格審核方式入學,無需入學資格考試,免試入學。在職研究生報名條件是:本科學歷、并獲得學士學位后滿三年(原專業(yè)不限);雖無學士學位但已獲得碩士或博士學位者。滿足條件的學員全年均可向院校提交報名申請材料進行報名,完成全部課程學習并通過考核可獲得結業(yè)證書;后期結業(yè)后可報名參加申碩考試,只考外國語和學科綜合2門,滿分均為100分,學員達到60分及格即可通過考試,學員通過考試并完成論文答辯后即可獲得碩士學位證書。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