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郵電大學在職研究生—韓國仁荷大學科技與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合作會議在重慶郵電大學逸夫樓學術報告廳召開,韓國仁荷大學校長崔順子女士一行13人參加了本次合作會議。市委教育工委委員羅小萍女士、重慶郵電大學副校長林金朝、陳前斌出席會議。
林金朝代表學校致辭,對崔順子校長一行來訪表示歡迎。他指出,韓國仁荷大學是重慶郵電大學合作歷史最悠久的海外高校之一,自1994年以來,雙方已在師生交流、科研合作等方面取得實效,本次交流將進一步深化雙方的合作。崔順子校長感謝學校的熱情接待,她表示,仁荷大學和重慶郵電大學的學科發(fā)展有很多共同點,希望雙方繼續(xù)深化合作,加大在學生聯(lián)合培養(yǎng)和聯(lián)合科研方面的合作力度。
會上,兩校簽署了研究生聯(lián)合培養(yǎng)協(xié)議,就聯(lián)合培養(yǎng)博士研究生達成一致意見。
羅小萍女士致辭表示,重慶與韓國的教育交流合作頻繁,市教委大力支持中韓的教育合作交流,希望重慶郵電大學與仁荷大學的合作更上一層樓,成為重慶市中韓教育合作的典范。
仁荷大學來訪期間,雙方還舉行了“新材料與物理學及機械工程”、“電子工程”、“計算機工程”三個主題研討會,中韓雙方相關學科領域的教授、實驗室團隊及研究生參加了合作對接會,分享各自在該領域的新發(fā)現,并探討中韓團隊關于研究生培養(yǎng)、科研項目合作的事宜。5月27日下午,雙方還就研究生聯(lián)合培養(yǎng)的相關細節(jié)進行了磋商會談。
重慶郵電大學李林校長、陳前斌副校長會見了崔順子校長一行。李林表示,當前學校積極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努力推進“雙一流”建設,教育國際合作是學校未來發(fā)展的重要舉措,學校期待與韓國仁荷大學的合作更加深入、更加緊密,雙方進一步加大聯(lián)合科研與人才培養(yǎng)合作力度。
目前,重慶郵電大學與美國、英國、韓國、德國、俄羅斯、加拿大等多個國家和地區(qū)總計70余所高校開展學生交換、教師交流、聯(lián)合科研,韓國仁荷大學是我校最早的合作院校之一。自1994年韓國仁荷大學裵海英教授作為“韓國國際協(xié)力團專家”來重慶郵電大學訪問開始,兩校已有23年的合作歷史,重慶郵電大學共計10余名青年教師赴仁荷大學學習深造,取得了博士、碩士學位,并在學成返校后發(fā)揮了骨干作用。重慶郵電大學先后約160多名學生(主要為研究生)赴仁荷大學學習交流。2000年重慶郵電大學開始招收第一批留學生,生源主要來自韓國,至今累計已招收培養(yǎng)韓國留學生350余名。2000年,重慶郵電大學成立“中韓合作重慶GIS研究所”(重慶郵電大學空間信息研究中心),10多年以來,該研究中心通過人才共享共同研究,成功完成中韓合作項目10余項,成果獲得重慶市科技進步一等獎、中國地理信息科技進步二等獎等多次,團隊員榮獲巴渝學者特聘教授等多項殊榮。目前韓國崇實大學、信息通信大學、漢陽大學、建國大學、檀國大學等先后與重慶郵電大學建立了科研學術合作關系,重慶郵電大學先后成立了中韓(重慶)泛在網絡應用技術研發(fā)中心、中韓(重慶)嵌入式系統(tǒng)與泛在網絡聯(lián)合研究中心、中韓(重慶)無線傳感器網絡研究中心、中韓工業(yè)物聯(lián)網聯(lián)合研發(fā)中心等,在移動定位、位置服務、智能終端應用開發(fā)等方面成果豐碩。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職場人士選項攻讀在職研究生提升自己,進而在職場中獲得更多升職加薪的機會。上海財經大學人力資源管理在職研究生主要有面授班/網絡班兩種授課方式可選,其中面授班均在學校上課,雙休日其中一天授課,法定節(jié)假日和寒暑假不上課;網絡班即網絡遠程學習,學員通過直播課堂、錄播回放、在線答疑等方式實現,學員可自由安排學習時間,不受地域限制。
上海財經大學在職研究生采取資格審核方式入學,無需入學資格考試,免試入學。在職研究生報名條件是:本科學歷、并獲得學士學位后滿三年(原專業(yè)不限);雖無學士學位但已獲得碩士或博士學位者。滿足條件的學員全年均可向院校提交報名申請材料進行報名,完成全部課程學習并通過考核可獲得結業(yè)證書;后期結業(yè)后可報名參加申碩考試,只考外國語和學科綜合2門,滿分均為100分,學員達到60分及格即可通過考試,學員通過考試并完成論文答辯后即可獲得碩士學位證書。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