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大學信息資源管理學院梁繼紅副教授、馬林青博士、吳云鵬同學赴西班牙參加2015數(shù)字遺產(chǎn)國際會議,梁繼紅副教授、馬林青博士、吳云鵬同學向會議遞交聯(lián)合署名文章Digitizing the Culture of Beijing--An Introduction of the Memories of Beijing Project(《數(shù)字化北京文化——北京記憶項目綜覽》)。
中國人民大學信息資源管理學院是中國人民大學專門從事信息資源管理學科教學與科研活動的機構,是我國信息管理、信息系統(tǒng)、知識管理、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教學科研及人才培養(yǎng)的重要基地之一。
中國人民大學信息資源管理學院的三位參會人員遞交的文章是中國人民大學人文北京研究中心主任馮惠玲教授主持的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辦特別委托項目“北京記憶”中期成果。
本屆數(shù)字遺產(chǎn)國際會議圍繞數(shù)字化與捕獲,計算圖像與交互,分析與著錄,理論、方法、保存與標準,數(shù)字遺產(chǎn)項目與應用程序五個主題板塊展開,通過同行評議,接受了全球范圍內來自信息科學、考古學、藝術學、檔案學等學科及其交叉領域的270個作品,其中156篇獲得發(fā)言資格,介紹各自在數(shù)字遺產(chǎn)構建、內容管理與分析、呈現(xiàn)、保存、標準化、政策與社會問題等各個方面的研究熱點、前沿問題、解決方案及最佳實踐。
中國人民大學信息資源管理學院梁繼紅副教授、馬林青博士在數(shù)字化與捕獲(Digitization and Acquisition)主題論壇上作了題為Digitizing the Culture of Beijing--An Introduction of the Memories of Beijing Project的口頭報告。北京記憶項目旨在綜合運用多種現(xiàn)代信息技術,通過對北京文化資源的選擇、詮釋和再現(xiàn),面向公眾構建可視化展示與互動平臺,構建信息時代的北京城市記憶。目前項目一期成果已順利結項,并獲得優(yōu)秀的好成績。會議報告從北京文化資源的專題設置(Identification)、展示(Representation)、傳播(Dissemination)三個緯度對項目成果作了介紹。會議論文被選入本次會議論文集。
此外,大會還設置了平行于會議報告的數(shù)字遺產(chǎn)博覽會(Digital Heritage EXPO)。來自14個不同國家的29項應用于數(shù)字遺產(chǎn)領域的應用設備、系統(tǒng)程序或杰出作品參加展出,向與會者展示了包括3D模擬、交互式3D技術、虛擬現(xiàn)實、3D激光掃描等當下在該領域應用最為廣泛和前沿的科技。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職場人士選項攻讀在職課程培訓班提升自己,進而在職場中獲得更多升職加薪的機會。上海財經(jīng)大學人力資源管理在職課程培訓班主要有面授班/網(wǎng)絡班兩種授課方式可選,其中面授班均在學校上課,雙休日其中一天授課,法定節(jié)假日和寒暑假不上課;網(wǎng)絡班即網(wǎng)絡遠程學習,學員通過直播課堂、錄播回放、在線答疑等方式實現(xiàn),學員可自由安排學習時間,不受地域限制。
上海財經(jīng)大學在職課程培訓班采取資格審核方式入學,無需入學資格考試,免試入學。在職課程培訓班報名條件是:本科學歷、并獲得學士學位后滿三年(原專業(yè)不限);雖無學士學位但已獲得碩士或博士學位者。滿足條件的學員全年均可向院校提交報名申請材料進行報名,完成全部課程學習并通過考核可獲得結業(yè)證書;后期結業(yè)后可報名參加考試,只考外國語和學科綜合2門,滿分均為100分,學員達到60分及格即可通過考試,學員通過考試并完成論文考試后即可獲得相關證書。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