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大學邀請美國加州大學歐文分校歐洲語言系主任潘則健教授(Prof. David Tse-Chien Pan)主講題目為“從宗教改革到一戰(zhàn):歐洲歷史上主權觀念的轉變”的講座,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孟廣林教授主持講座并評議。紐約大學張旭東教授,歷史系系主任王大慶副教授,周施廷博士,杜宣瑩博士以及數(shù)十位同學出席講座并參與討論。
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的中國史學科,門類齊全,除以清史研究為突出特色外,秦漢、唐宋和民國史的研究力量也較為雄厚。專門史、歷史文獻學、歷史地理、史學理論和史學史等二級學科,都具有各自的優(yōu)勢。世界史學科則以西方中世紀和近現(xiàn)代史方面的研究力量較強,其環(huán)境史研究的特長,正逐漸形成?脊艑W科側重北方民族考古,現(xiàn)正朝氣蓬勃地快速發(fā)展,力圖取得全面進步。
在此次中國人民大學的講座中潘教授認為,自宗教改革以降,歐洲的主權觀念便開始依兩條相斥的路徑演進。其一為始自托馬斯·阿奎那的法律思維傳統(tǒng),逐漸擴展至一種被普遍接受的觀念。它以某種神權政治的保守主義論調為原則建立起來,隨后的思想家們如弗朗西斯科的維多利亞、雨格·格老秀斯,薩繆爾·普芬道夫和約翰·洛克等繼承并發(fā)展了這一觀念,并試圖為其成為具有普世性意義的規(guī)律而嘗試將其政治理想制度化。其二則是宗教改革時期思想家馬丁·路德嘗試以奧卡姆的威廉之理論為基礎,認為信念和意志對拯救來說至關重要,對法律來說亦是如此。這后一種觀念啟發(fā)了像托馬斯·霍布斯、讓·雅克·盧梭和弗里德里!つ岵傻人枷爰覀儭_@一批思想家強調政治理想作為法律和政治秩序基礎的重要價值。這兩方論調交鋒的高潮出現(xiàn)在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時期。在這一時期世界主義者與民族主義者的主張相沖突,從而導致了可怕的新型戰(zhàn)爭。
潘則健教授是加州大學歐文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rvine)歐洲語言系系主任和德語教授。他是國際期刊《泰勞斯;批判思想季刊》(Telos)的編輯,也是泰勒斯-保羅·皮科內中心(Telos-Paul Piccone Institute)的執(zhí)行主任。潘教授曾經(jīng)任教于圣路易斯的華盛頓大學、斯坦福大學和賓夕凡尼亞州立大學。他的著作有《原始文藝復興:德國表現(xiàn)主義的再思考》(Primitive Renaissance: Rethinking German Expressionism)和《現(xiàn)代世界的犧牲:納粹謎團的特殊性與一般性》(Sacrifice in the Modern World: On the Particularity and Generality of Nazi Myth)。
中國人民大學孟廣林教授在評議中指出潘教授在政治思想史研究中采用“長時段”解讀方法對我們很有啟發(fā)價值,同時指出在梳理這兩方各自的發(fā)展脈絡時也應當注意二者之間存在的某些關聯(lián)。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職場人士選項攻讀在職課程培訓班提升自己,進而在職場中獲得更多升職加薪的機會。上海財經(jīng)大學人力資源管理在職課程培訓班主要有面授班/網(wǎng)絡班兩種授課方式可選,其中面授班均在學校上課,雙休日其中一天授課,法定節(jié)假日和寒暑假不上課;網(wǎng)絡班即網(wǎng)絡遠程學習,學員通過直播課堂、錄播回放、在線答疑等方式實現(xiàn),學員可自由安排學習時間,不受地域限制。
上海財經(jīng)大學在職課程培訓班采取資格審核方式入學,無需入學資格考試,免試入學。在職課程培訓班報名條件是:本科學歷、并獲得學士學位后滿三年(原專業(yè)不限);雖無學士學位但已獲得碩士或博士學位者。滿足條件的學員全年均可向院校提交報名申請材料進行報名,完成全部課程學習并通過考核可獲得結業(yè)證書;后期結業(yè)后可報名參加考試,只考外國語和學科綜合2門,滿分均為100分,學員達到60分及格即可通過考試,學員通過考試并完成論文考試后即可獲得相關證書。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