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大學在意大利成功舉辦“文藝復興在東方”國際學術研討會及藝術展,此次活動得到了中國駐意大利大使館、意大利文化部、佛羅倫薩省政府等的鼎力支持。本次學術研討及展覽由中國策展人武洪濱和意大利達•芬奇理想博物館館長、評論家Alessadro Vezzossi共同主持。
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自創(chuàng)建以來,秉承中國人民大學“始終站在時代前列”、“勇于承擔民族使命”的傳統(tǒng),借鑒國內(nèi)外眾多藝術院校的經(jīng)驗,形成了審美理論和審美實踐相結(jié)合、純藝術和實用藝術相結(jié)合、專業(yè)藝術教育和藝術素質(zhì)教育相結(jié)合的辦學特色。學院倡導在“全球化”背景下,弘揚徐悲鴻等老一代杰出藝術家的愛國主義精神,積極探索借鑒、學習世界各國優(yōu)秀文化,培養(yǎng)高素質(zhì)藝術人才。
“文藝復興在東方”這一概念的提出與闡釋,源自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對全球化語境下跨文化對話的前瞻性思考與判斷。作為與國際學術界交流、接軌的重要科研平臺,中國人民大學文藝復興研究院是國內(nèi)第一家“文藝復興”研究的專門學術機構(gòu),它創(chuàng)造性將“文藝復興”闡釋為人類文化發(fā)展普遍存在的“返古開新”的文化現(xiàn)象,從而為并置探討“東西方文藝復興”拓展了空間。
在中國人民大學舉辦的此次研討會上,圍繞“東方文藝復興”這一主題,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執(zhí)行院長、文藝復興研究院院長丁方教授與意大利佛羅倫薩原博物館總局局長Cristina Acidini、意大利藝術研究院繪畫院院長Andrea Granchi、佛羅倫薩美術學院教授Sandro Bellesi、佛羅倫薩大學教授Isabella Gagliardi、盧卡高等研究院教授Emanuele Pellegrini、卡拉拉美術學院教授Gerardo de Simone等分多個主題展開了一系列深入對話。丁方說,“東方文藝復興”的使命是文化尋根,通過研究、借鑒西方文藝復興的經(jīng)驗,來探尋中華民族之根、復興中華民族精神;當初西方文藝復興尚未觸及到的東方(波斯/印度/中國)的古代精神資源,如今正沿著古代歐亞大陸通道“絲綢之路”隆隆迫近,凝聚成東方文藝復興的理念而逐漸發(fā)光。
與學術研討會一起舉辦的主題展覽,則以作品的形態(tài)充分驗證了“文藝復興在東方”的學術理念。在展覽現(xiàn)場,中外參觀者不停地駐步觀摩、拍照復制。其中,丁方近年創(chuàng)作的“致敬文藝復興大師”系列主題作品,如《十二使徒》、《十二先知》、《安吉利亞之戰(zhàn)》等得到了意大利美術界專家的高度評價。Andrea Granchi認為,這些源自西方藝術母題的作品,經(jīng)過東方藝術家的創(chuàng)化,獲得了新的生命和思想內(nèi)涵。Isabella Gagliardi說,“文藝復興在東方”系列主題作品,無論是藝術精神傳承,還是對毛筆、宣紙、坦培拉、綜合材料等材料語言的運用方面都令人震撼。
此次國際研討與展覽的成功舉辦,標志著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建設“文藝復興”國際學術平臺邁出了堅實的一部,也表明“中華文藝復興”作為一個學術命題進入了西方學術話語體系。這種主動“走出去”與西方學界平等對話、探討的方式,為人文學科的跨學科研究提供了可資借鑒的思路。不僅如此,此次國際學術交流活動也凸顯了對東西方文明歷史性探求的理念,這對于國內(nèi)學術界如何開展“一帶一路”的文化傳播也頗多啟示。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職場人士選項攻讀在職課程培訓班提升自己,進而在職場中獲得更多升職加薪的機會。上海財經(jīng)大學人力資源管理在職課程培訓班主要有面授班/網(wǎng)絡班兩種授課方式可選,其中面授班均在學校上課,雙休日其中一天授課,法定節(jié)假日和寒暑假不上課;網(wǎng)絡班即網(wǎng)絡遠程學習,學員通過直播課堂、錄播回放、在線答疑等方式實現(xiàn),學員可自由安排學習時間,不受地域限制。
上海財經(jīng)大學在職課程培訓班采取資格審核方式入學,無需入學資格考試,免試入學。在職課程培訓班報名條件是:本科學歷、并獲得學士學位后滿三年(原專業(yè)不限);雖無學士學位但已獲得碩士或博士學位者。滿足條件的學員全年均可向院校提交報名申請材料進行報名,完成全部課程學習并通過考核可獲得結(jié)業(yè)證書;后期結(jié)業(yè)后可報名參加考試,只考外國語和學科綜合2門,滿分均為100分,學員達到60分及格即可通過考試,學員通過考試并完成論文考試后即可獲得相關證書。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