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德國亞琛召開的IEEE國際信息論年會(IEE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Information Theory, IEEE ISIT)上傳來喜訊,西南交通大學在職研究生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李杰博士的論文《A Generic Transformation on Optimal Repair Bandwidth and Rebuilding Access in MDS Codes》獲最佳學生論文獎(IEEE Jack Keil Wolf ISIT Student Paper Award),成為中國第一個獲此獎項的學生。該論文以西南交通大學為第一作者單位,論文作者包括李杰博士,其博士生指導教師、長江學者、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唐小虎教授,其聯合培養(yǎng)導師美國田納西大學田超教授。
近年來,隨著通信、計算技術的進步,移動互聯網發(fā)展迅猛,數據海量化正成為一種趨勢。分布式存儲編碼是目前熱門的海量數據存儲技術,受到了學術界和工業(yè)界的高度關注,被成功應用于Windows Azure和Facebook等云系統(tǒng)。論文《A Generic Transformation on Optimal Repair Bandwidth and Rebuilding Access in MDS Codes》解決了分布式存儲編碼領域一個重要的公開問題,即編碼修復損壞節(jié)點時帶寬過大的問題,論文創(chuàng)造性地提出了一種巧妙轉換方案,在目前存儲系統(tǒng)廣泛應用的MDS編碼基礎上,得到了具有最佳修復性質的存儲編碼,極大地降低了其修復開銷,該方法具有易于實現、通用性強等特點,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
IEEE ISIT是IEEE信息論協會(IEEE Information Theory Society) 的旗艦會議,每年召開一次,涵蓋了通信、計算機、密碼、信號處理、控制等等多個領域中的信息理論基礎。ISIT會議的一個重要議程就是評選學生論文獎,此獎項在2013年之前稱為IEEE ISIT Student Paper Award,后為紀念著名的信息論先驅Jack Keil Wolf (1935-2011),改為IEEE Jack Keil Wolf ISIT Student Paper Award。Jack Keil Wolf在多用戶通信理論、編碼理論等諸多領域做出了開創(chuàng)性貢獻,他是美國科學院院士、美國工程院院士和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是信息論領域最高獎香農獎得主 。因此該獎項要求極高,且競爭十分激烈,在本年度之前尚未有來自中國高校的學生獲獎。本次我校李杰博士的獲獎,實現了國內高校在此獎項上零的突破,標志著我校信息領域的科研水平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本次國際信息論年會共收錄論文639篇,其中7篇論文進入學生論文獎的候選名單,李杰博士的論文在審稿過程中以全部評審人都評為滿分5分的成績順利進入候選名單。在年會上,李杰博士憑借精彩的報告和另兩篇論文一起榮獲了本年度最佳學生論文獎,并將在國際信息論年會上與下一屆香農獎等獎項獲得者參加頒獎典禮,并領取獎金和獎章。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職場人士選項攻讀在職研究生提升自己,進而在職場中獲得更多升職加薪的機會。上海財經大學人力資源管理在職研究生主要有面授班/網絡班兩種授課方式可選,其中面授班均在學校上課,雙休日其中一天授課,法定節(jié)假日和寒暑假不上課;網絡班即網絡遠程學習,學員通過直播課堂、錄播回放、在線答疑等方式實現,學員可自由安排學習時間,不受地域限制。
上海財經大學在職研究生采取資格審核方式入學,無需入學資格考試,免試入學。在職研究生報名條件是:本科學歷、并獲得學士學位后滿三年(原專業(yè)不限);雖無學士學位但已獲得碩士或博士學位者。滿足條件的學員全年均可向院校提交報名申請材料進行報名,完成全部課程學習并通過考核可獲得結業(yè)證書;后期結業(yè)后可報名參加申碩考試,只考外國語和學科綜合2門,滿分均為100分,學員達到60分及格即可通過考試,學員通過考試并完成論文答辯后即可獲得碩士學位證書。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