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由中國新聞史學會新聞傳播教育史專業(yè)委員會、中國新聞傳播教育年鑒編委會主辦,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新聞學院)承辦的中國新聞史學會新聞傳播教育史專業(yè)委員會、中國新聞傳播教育年鑒編委會2022年學術年會在線上舉行,來自全國60多所新聞院校的100多位專家學者齊聚云端。此次學術年會設有10個主題報告和7個平行論壇,包括2個院長論壇、3個教育論壇、1個博士生論壇、1個期刊主編論壇。與會專家學者圍繞中國新聞傳播教育改革與發(fā)展的新趨勢與新面向主題,在線分享學術觀點和研究成果,共建新聞傳播教育學術共同體。
開幕式上,四川大學副校長姚樂野向大會致辭表示,川大新聞傳播教育根植于四川大學深厚的人文底蘊和扎實的辦學基礎,41年來取得了一系列突出成果。本次年會深入探討新時代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育與國際新聞傳播人才培養(yǎng),總結歷史經(jīng)驗,回應時代關切,展望未來發(fā)展,是以實際行動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實踐。
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院長李怡表示,文學與新聞學院是四川大學歷史最悠久、文科教學和科研實力最雄厚的學院之一。學院高度重視并深入推進教育教學改革創(chuàng)新,形成了完整的人才培養(yǎng)體系。基于“史”的研究始終是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的根基,從歷史研究中汲取營養(yǎng)既是中國的悠久傳統(tǒng),也是研究的重要支撐點。
中國新聞史學會新聞傳播教育史專業(yè)委員會理事長、中國新聞傳播教育年鑒編委會主任張昆總結了學會過去一年的工作,并結合信息技術革命、傳媒生態(tài)變革與社會轉型背景指出,新聞傳播教育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zhàn)。專業(yè)委員會、年鑒編委會作為新聞教育界的學術共同體,需要對新聞傳播教育面臨的新問題與改革思路及路徑選擇進行深入思考,以專業(yè)智慧和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回應社會期待。
隨后,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執(zhí)行院長周勇,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教授、原新聞學院院長邱沛篁,四川大學講席教授、中國人民大學榮譽一級教授陳力丹,北京大學國家戰(zhàn)略傳播研究院院長、中央民族大學特聘教授程曼麗,浙江大學傳媒與國際文化學院院長韋路,中南民族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院長陶喜紅,清華大學教授、愛潑斯坦對外傳播研究中心主任史安斌,湖北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教授廖聲武,華中科技大學新聞與信息傳播學院教授何志武,復旦大學新聞學院院長張濤甫等10位專家先后作主題報告。該環(huán)節(jié)由文學與新聞學院蔣曉麗教授主持,遼寧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程麗紅教授做報告評議。
12日下午,7個平行論壇同步在線進行,與會專家圍繞學術發(fā)表與話語建構、新聞傳播教育學科史論、新聞傳播一流在職研究生專業(yè)建設、新聞傳播教學改革創(chuàng)新等主題展開交流討論。
轉自:四川大學新聞網(wǎng)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職場人士選項攻讀在職研究生提升自己,進而在職場中獲得更多升職加薪的機會。上海財經(jīng)大學人力資源管理在職研究生主要有面授班/網(wǎng)絡班兩種授課方式可選,其中面授班均在學校上課,雙休日其中一天授課,法定節(jié)假日和寒暑假不上課;網(wǎng)絡班即網(wǎng)絡遠程學習,學員通過直播課堂、錄播回放、在線答疑等方式實現(xiàn),學員可自由安排學習時間,不受地域限制。
上海財經(jīng)大學在職研究生采取資格審核方式入學,無需入學資格考試,免試入學。在職研究生報名條件是:本科學歷、并獲得學士學位后滿三年(原專業(yè)不限);雖無學士學位但已獲得碩士或博士學位者。滿足條件的學員全年均可向院校提交報名申請材料進行報名,完成全部課程學習并通過考核可獲得結業(yè)證書;后期結業(yè)后可報名參加申碩考試,只考外國語和學科綜合2門,滿分均為100分,學員達到60分及格即可通過考試,學員通過考試并完成論文答辯后即可獲得碩士學位證書。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