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學量子與分子結構國際中心主辦“2016年蛋白質晶體結構精修軟件PHENIX應用國際研討會”(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Applications of Protein Structure Refinement Program PHENIX)。由上海大學理學院Jeffrey Reimers院士和任偉教授擔任會議主席,美國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的Pavel Afonine博士、Paul Adams博士、美國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的Tom Terwilliger博士及英國劍橋大學的Randy Read 教授應邀做了主題報告。
上海大學有數(shù)學 、物理學、化學、系統(tǒng)科學、統(tǒng)計學 、中國語言文學、中國史 、世界史外國語言文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 、法學、信息與通信工程、生物醫(yī)學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機械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電氣工程 、控制科學與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冶金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環(huán)境科學與工程、生物學生態(tài)學、藝術學理論美術學、設計學、新聞傳播學、藝術學理論、戲劇與影視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哲學、馬克思主義理論、土木工程、設計學、社會學、力學、音樂與舞蹈學、理論經(jīng)濟學、應用經(jīng)濟學、統(tǒng)計學圖書館、情報與檔案管理一級學科在職碩士點。
上海大學量子與分子結構國際中心執(zhí)行主任任偉教授主持開幕式,主任Jeffrey Reimers院士致歡迎辭。 Paul Adams博士具體闡述了PHENIX軟件的設計思想和主要特色,并對目前分子結構數(shù)據(jù)庫中存在大量結構解析并不理想的現(xiàn)狀進行了描述。Tom Terwilliger博士深入講解了如何設計SAD(single wavelength anomalous diffraction)以及如何進行結果分析,有助于理解不同反射次數(shù)以及設置點數(shù)等對獲得更為準確的亞結構的影響。Tom Terwilliger博士還分享了如何建立模型,甚至是使用低分辨率的數(shù)據(jù)建立模型以及密度修正來獲得更為精確的結果的具體過程和相關經(jīng)驗。Randy教授講授了一種巧妙地建立模型的思路——分子替換法,此方法可以有效的對未知結構數(shù)據(jù)進行解析。Pavel博士則重點介紹了生物大分子的單晶結構解析現(xiàn)狀和低溫冷凍電鏡蛋白質結構的解析與精修。參會老師同學積極交流,討論充分收益匪淺。會議于15日下午5點圓滿落幕。
本次研討會基于PHENIX軟件,結合實際體系中的應用,對蛋白質晶體結構精修的方法學展開了深入的討論,論述了與蛋白質晶體結構精修有關的重要實驗結果、建模、實驗工具和理論工具。本次研討會對所有與會者及廣大從事蛋白質晶體結構研究的科研工作者提升自身業(yè)務水平,以及互相之間展開全方位的有效合作研究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職場人士選項攻讀在職研究生提升自己,進而在職場中獲得更多升職加薪的機會。上海財經(jīng)大學人力資源管理在職研究生主要有面授班/網(wǎng)絡班兩種授課方式可選,其中面授班均在學校上課,雙休日其中一天授課,法定節(jié)假日和寒暑假不上課;網(wǎng)絡班即網(wǎng)絡遠程學習,學員通過直播課堂、錄播回放、在線答疑等方式實現(xiàn),學員可自由安排學習時間,不受地域限制。
上海財經(jīng)大學在職研究生采取資格審核方式入學,無需入學資格考試,免試入學。在職研究生報名條件是:本科學歷、并獲得學士學位后滿三年(原專業(yè)不限);雖無學士學位但已獲得碩士或博士學位者。滿足條件的學員全年均可向院校提交報名申請材料進行報名,完成全部課程學習并通過考核可獲得結業(yè)證書;后期結業(yè)后可報名參加申碩考試,只考外國語和學科綜合2門,滿分均為100分,學員達到60分及格即可通過考試,學員通過考試并完成論文答辯后即可獲得碩士學位證書。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