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屆上海財經大學全球可持續(xù)發(fā)展學術英語論壇在線上舉行。來自我校學術英語課程各班級的12組代表隊以“Sustainability&Innovation:The Road to Carbon Neutrality”(可持續(xù)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通往碳中和之路)為主題,貢獻了一場學術盛宴。在全球氣候變暖持續(xù)威脅人類生存和可持續(xù)發(fā)展、新冠肺炎疫情仍在世界范圍內蔓延肆虐的重要時刻,“碳中和”、“碳達峰”已經成為世界各國未來幾十年發(fā)展的核心議題之一!疤歼_峰”、“碳中和”也是我國“十四五”乃至更長時間內環(huán)境治理的重要目標。在這樣的政策背景下,大學英語教學部鼓勵學生緊跟世界形勢,了解我國“碳中和”戰(zhàn)略的提出背景和實施計劃,思考中國將如何具體實現碳中和,以及這一重要戰(zhàn)略將對哪些行業(yè)帶來改變。
本次論壇面向2021級修讀學術英語課程的千余名學生開展,共收到來自任課教師推薦的49個小組的研究計劃,經過初審和匿名評審,最終選拔出12組優(yōu)秀團隊參加論壇的陳述展示。各展示小組選題多樣,角度新穎獨特,有的關注互聯(lián)網新經濟形態(tài)對助力環(huán)境質量改善的幫助,比如螞蟻森林、智慧購物、綠色金融;有的關注上海市的植物景觀規(guī)劃、雨水排放系統(tǒng)在減少碳排放上的潛力;有的聚焦上財校園,通過調研樓宇設計、教室照明管理、電梯使用情況等探索上財在建設“綠色校園”之路上的可能性。這些研究視角反映了我校學生對公共議題的關注和思考,而他們的具體研究成果也呈現了經過一年的學術英語課程訓練所獲得的學術素養(yǎng):優(yōu)秀小組均體驗了“選題、文獻綜述、研究目標、研究問題設計、研究結果、分析、結論”這一完整的課題研究過程。
受制于疫情封控的條件限制,學術英語教學團隊最終要求所有小組的代表用英語在線做一個不超過8分鐘基于PPT的短視頻闡述各自的研究過程和結論。在大學英語教學部的精心組織和學術英語教師團隊的悉心指導下,同學們反復打磨自己的論文和PPT,克服了疫情管控對研究開展、視頻錄制、剪輯等技術方面的種種限制和不利影響,合理規(guī)劃時間,精益求精,通力合作,完成了各自的研究以及短視頻制作,最終呈現了一系列質量上乘的學術研究作品。
第七屆上海財經大學全球可持續(xù)發(fā)展學術英語論壇已落下帷幕,回顧整個論壇過程,從選題構思到實際開展研究到制作視頻呈現研究成果,參賽團隊不僅以當代青年的視角展現了我校學子參與國家大政方針的社會責任擔當,也展現了良好的國際傳播能力和學術研究能力,是大學英語教學部課程思政建設的又一成功案例。
上海財經大學學術英語論壇是我校外語學院大學外語教學部一年一度的特色第二課堂活動,每屆論壇圍繞“sustainability”(可持續(xù)發(fā)展)相關主題,聚焦全球可持續(xù)發(fā)展問題,研討內容涉及城市化、環(huán)境保護、疫情防控、碳中和等全球性話題。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自擬題目進行調研,從中國的問題出發(fā),查找中英文獻,考察其它國家如何應對類似挑戰(zhàn),最終結合中國的具體國情和制度提出解決思路,撰寫調研報告,并在論壇上進行英語交流。在此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提升上財學子國際傳播能力。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職場人士選項攻讀在職研究生提升自己,進而在職場中獲得更多升職加薪的機會。上海財經大學人力資源管理在職研究生主要有面授班/網絡班兩種授課方式可選,其中面授班均在學校上課,雙休日其中一天授課,法定節(jié)假日和寒暑假不上課;網絡班即網絡遠程學習,學員通過直播課堂、錄播回放、在線答疑等方式實現,學員可自由安排學習時間,不受地域限制。
上海財經大學在職研究生采取資格審核方式入學,無需入學資格考試,免試入學。在職研究生報名條件是:本科學歷、并獲得學士學位后滿三年(原專業(yè)不限);雖無學士學位但已獲得碩士或博士學位者。滿足條件的學員全年均可向院校提交報名申請材料進行報名,完成全部課程學習并通過考核可獲得結業(yè)證書;后期結業(yè)后可報名參加申碩考試,只考外國語和學科綜合2門,滿分均為100分,學員達到60分及格即可通過考試,學員通過考試并完成論文答辯后即可獲得碩士學位證書。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