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大學人類學在職學習專業(yè)是社會與人口學院下設的在職學習專業(yè),社會與人口學院現(xiàn)有社會學系、人口學系、社會工作系三個院屬系。擁有社會學、人口學兩個國家級重點學科。在07年重點學科評比中,社會學一級學科被教育部認定為一級重點學科。中國人民大學人類學在職學習專業(yè)簡介如下:
1、學科簡介與專業(yè)概論
人類學是一門綜合性的學科,它通過分析田野工作所得的資料為主,運用文化比較的方法,從人的生物和文化性兩大方面來研究人類自身。
人類學不僅研究部落社會和鄉(xiāng)民社會,也研究都市社會;不僅研究異文化,同時也從文化的比較中來反思自我,從而達到增進人類不同族群之間彼此了解、達成共識的目的。
人類學大約在20世紀初傳入中國,中國學者對它進行了積極建設。率先建系并設有人類學博士點、碩士點的中山大學是依照文化人類(含民族學、語言學和考古學)與體質人類學相結合的模式來培養(yǎng)學生的。目前,除中山大學外,僅香港中文大學有人類學系(未計臺灣),許多院校分別設有人類學習究所、社會學人類學所、民族學與人類學所、人類學與社會工作系。
人類學主要研究方向:文化社會人類學、田野調查方法、影視人類學、人類學理論史、分支人類學習究、中國民族研究等。
2、課程設置
基礎課:人類學概論、社會學概論、西方社會學理論、社會心理學、人類學原著選讀、性別人類學專題研究、文化人類學理論史。
專業(yè)課:民族文化、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化、分支人類學專題研究、城市社會學、法社會學、傳播社會學、家庭社會學專論、社區(qū)研究、社會學知識引論、影視人類學、田野調查方法、法律人類學。
3、畢業(yè)生就業(yè)情況
社會學系畢業(yè)生就業(yè)領域廣闊,其中,去政府機關的占26.5%,文化宣傳單位占13%,教學單位占19.5%,大型企業(yè)占19.5%,科研單位占3%,外企占3%,其他領域就業(yè)占15.5%。目前,國家計委、民政部、勞動部、統(tǒng)戰(zhàn)部、財政部、發(fā)展研究中心等單位和一些著名媒體,都有社會學系的畢業(yè)生。另外,還有很多優(yōu)秀學生赴美國、英國、法國、日本等國家和香港地區(qū)的著名大學深造,例如哈佛大學、普林斯頓大學、斯坦福大學、杜克大學、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明尼蘇達大學、香港科技大學等等。
4、碩士參考書目
人類專業(yè):
1.《社會學概論新修》鄭杭生,第三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
2.《市場轉型與社會分層:美國社會學者分析中國》,邊燕杰主編,北京三聯(lián)書店2002年。
3.《外國社會學史》賈春增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4.《后現(xiàn)代西方社會學理論》劉少杰,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年。
5.《同等學歷人員申請相關證書社會學學科綜合水平全國統(tǒng)一考試大綱及指南》,高等教育出版社最新版。
6.《文化人類學理論方法研究》黃淑娉等著,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7.《文化人類學理論學派》夏建中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
8.《社會文化人類學演講集》周星、王銘銘主編 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其中有關理論方法部分)
6、博士參考書目(僅供參考不是范圍)
人類學:
1、《文化人類學理論學派》主編:夏建中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人類學通論》主編:莊孔韶 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3、《同等學歷人員申請相關證書社會學學科綜合水平全國統(tǒng)一考試大綱及指南》學位辦編 高等教育出
版社1999版。
4、《文化人類學理論方法研究》主編:黃淑娉等 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職場人士選項攻讀在職課程培訓班提升自己,進而在職場中獲得更多升職加薪的機會。上海財經大學人力資源管理在職課程培訓班主要有面授班/網絡班兩種授課方式可選,其中面授班均在學校上課,雙休日其中一天授課,法定節(jié)假日和寒暑假不上課;網絡班即網絡遠程學習,學員通過直播課堂、錄播回放、在線答疑等方式實現(xiàn),學員可自由安排學習時間,不受地域限制。
上海財經大學在職課程培訓班采取資格審核方式入學,無需入學資格考試,免試入學。在職課程培訓班報名條件是:本科學歷、并獲得學士學位后滿三年(原專業(yè)不限);雖無學士學位但已獲得碩士或博士學位者。滿足條件的學員全年均可向院校提交報名申請材料進行報名,完成全部課程學習并通過考核可獲得結業(yè)證書;后期結業(yè)后可報名參加考試,只考外國語和學科綜合2門,滿分均為100分,學員達到60分及格即可通過考試,學員通過考試并完成論文考試后即可獲得相關證書。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