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南大學海洋學院、南海海洋資源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路延篤海洋單細胞生物工程團隊在珊瑚共生蟲黃藻中發(fā)現了一種新型的、可共合成C4α-與C4β-甲基甾醇的生物合成機制,并證明該機制廣泛存在于囊泡蟲類(alveolates,如蟲黃藻)和鞭毛藻類(haptophytes,如金藻)等全球性分布的浮游生物中,這些生物在海洋生物地球化學過程中發(fā)揮著重要影響。這一發(fā)現修正了C4α-與C4β-甲基甾烷來源的經典模型,將進一步完善沉積物成熟度指標的測算方法,為解釋地質變遷史和原油勘探提供了新的理論支撐。該發(fā)現于5月13日在線發(fā)表于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原油是國家工業(yè)的血液。生物地質學是預測地下油氣藏存在的重要手段。巖層中C4-甲基甾烷豐度的變化被廣泛用于生物演化和地質變遷史研究,其異構體形式C4α-甲基甾烷的生物來源已得到業(yè)界肯定性共識,但其生物合成路徑始終未得到實驗證實。而其異構體形式C4β-甲基甾烷的來源則一直存在爭議;自然界中幾乎沒有發(fā)現它的生物來源。長期以來,C4β-甲基甾烷被認為是C4α-甲基甾醇在成巖過程中形成,C4α-與C4β-甲基甾烷的比例則被作為沉積物成熟度的重要指標,用于原油和天然氣的勘探。簡單講,越是古老的巖層,其C4α/β比值越高,巖層成熟度越高,越可能形成原油。因此,C4-甲基甾醇的生物合成機制的闡釋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價值。
該研究獲得了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海南省重點研發(fā)計劃、南海海洋資源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開放課題等的支持。海南大學為第一單位,聯合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地球大氣與行星學院、澳大利亞聯邦科學與工業(yè)研究組織海洋大氣研究所、同濟大學海洋地質國家重點實驗室完成。該團隊周文序副教授作為第一作者,路延篤教授作為通訊作者,2019級碩士生張旭、2020級碩士生王傲琪、楊琳等參與了本工作。
據悉,海洋單細胞生物工程團隊致力于單細胞生物代謝路徑解析與調控、以微藻為底盤的合成生物學技術開發(fā)、單細胞生物與環(huán)境互作機制及修復技術等研究。近年來,該團隊承擔了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專項課題、項目、國家十三五海洋經濟創(chuàng)新發(fā)展重點項目管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國家知識產權局運營服務體系建設專項、中國博士后基金等項目。成果收錄于Nature Comm、Advanced Science等。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職場人士選項攻讀在職研究生提升自己,進而在職場中獲得更多升職加薪的機會。上海財經大學人力資源管理在職研究生主要有面授班/網絡班兩種授課方式可選,其中面授班均在學校上課,雙休日其中一天授課,法定節(jié)假日和寒暑假不上課;網絡班即網絡遠程學習,學員通過直播課堂、錄播回放、在線答疑等方式實現,學員可自由安排學習時間,不受地域限制。
上海財經大學在職研究生采取資格審核方式入學,無需入學資格考試,免試入學。在職研究生報名條件是:本科學歷、并獲得學士學位后滿三年(原專業(yè)不限);雖無學士學位但已獲得碩士或博士學位者。滿足條件的學員全年均可向院校提交報名申請材料進行報名,完成全部課程學習并通過考核可獲得結業(yè)證書;后期結業(yè)后可報名參加申碩考試,只考外國語和學科綜合2門,滿分均為100分,學員達到60分及格即可通過考試,學員通過考試并完成論文答辯后即可獲得碩士學位證書。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