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法學院舉行了“金杜模擬法庭揭牌”、金杜獎學金設立儀式暨“金杜講壇”第一講-法律職業(yè)規(guī)劃。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法學院擁有法學一級學科博士點,法學博士后流動站,國家級二級重點學科——國際法學。北京市法學一級重點學科。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分管校友工作的楊長春副校長、法學院石靜霞院長、于海純書記、龔紅柳副院長、閻麗鴻副書記等校、院領導與來自北京市金杜律師事務所的資深合伙人黃滔律師、徐萍律師、王開定律師、肖瑾律師等一行出席儀式和活動。整個活動分兩個環(huán)節(jié),即模擬法庭揭牌與獎學金設立儀式和講座。第一環(huán)節(jié)由法學院分黨委于海純書記主持,法學院校友辦公室主任丁激中老師與我院賴早興教授、薛源教授、馮輝(男)副教授、鄭雅方副教授、陳丹舟老師及法學院百余位學生參與。
楊長春副校長首先發(fā)表講話。他指出,法學院在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的學科建設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學校兩個國家級重點學科之一。近兩年來,學院在石靜霞院長無私投入的領導下,更在科學研究、人才培養(yǎng)、社會服務等方面取得了諸多重大成果。楊副校長強調,此次設立的金杜獎學金既是校友工作與法學院合力取得的新成果,也是以黃律師、徐律師、王律師、肖律師等為代表的金杜貿大杰出校友回饋母校、為法學院“傳經送寶”的又一重要舉措,他勉勵在校學生珍惜時光,努力學習,不辜負校友們的付出和期望。
此后,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法學院楊副校長、石院長與黃律師、徐律師共同對“金杜模擬法庭”進行了揭牌儀式,并舉行了金杜兼職教授聘任儀式,由楊副校長和石院長共同為兼職教授頒發(fā)了聘書。
儀式最后,石靜霞院長進行了總結發(fā)言,她首先對在金杜所工作的貿大法學院校友的回饋善舉表示衷心感謝,然后從法學教育和高端法律人才培養(yǎng)的角度,闡釋了我院師生在經貿大學法學院的歷史傳承中所肩負的重要責任。石院長特別談到,我院在實務精英人才培養(yǎng)具有一定的傳統(tǒng)特色和優(yōu)勢積淀,但在新的歷史時期,我們面臨著來自國內外法學界的激烈競爭。石院長指出,校友們對母院的回饋和支持對于貿大法學院的發(fā)展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既是我們前行的動力,亦蘊含了對我院培養(yǎng)更多優(yōu)秀人才的期盼。全院師生應高度珍視校友們的感情,攜手同心,化壓力為動力,將貿大法學院做得更好更強。
在儀式后舉行了“金杜講壇”第一講-“法律職業(yè)規(guī)劃”。講座由王開定律師主持,金杜律師事務所的黃滔律師、徐萍律師和程圓圓律師作為主講嘉賓,一起為到場的我院學子在法律職業(yè)規(guī)劃方面答疑解惑。
就畢業(yè)后是否留學的問題,有美國斯坦福大學法學院留學背景的我院校友徐萍律師從其學習和執(zhí)業(yè)的經歷,剖析了美國法學教育的特點和留學的感悟。程律師畢業(yè)于清華大學,并在美國伯克利大學取得碩士和博士學位。她認為當初先工作后留學不失為一個良好的選擇。黃滔律師則從訴訟業(yè)務的角度進行了分析,認為在訴訟業(yè)務中,留學經歷并不見得是就業(yè)競爭中的最致勝因素。
就擇業(yè)時選擇外資所還是內資所的問題,黃律師認為,在外資所工作可以打好基礎,而在內資所則進步較快,各有利弊。徐律師表示,外資所在國內一般規(guī)模較小,業(yè)務領域狹窄,但對基本技能的培養(yǎng)較為扎實。程律師有著從外資所轉到內資所的從業(yè)經歷,她認為在外資所所受到的技能培訓使她受益無窮,但內資所在這方面現(xiàn)已取得長足進展。目前許多外資所在我國的業(yè)務呈萎縮趨勢。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職場人士選項攻讀在職研究生提升自己,進而在職場中獲得更多升職加薪的機會。上海財經大學人力資源管理在職研究生主要有面授班/網絡班兩種授課方式可選,其中面授班均在學校上課,雙休日其中一天授課,法定節(jié)假日和寒暑假不上課;網絡班即網絡遠程學習,學員通過直播課堂、錄播回放、在線答疑等方式實現(xiàn),學員可自由安排學習時間,不受地域限制。
上海財經大學在職研究生采取資格審核方式入學,無需入學資格考試,免試入學。在職研究生報名條件是:本科學歷、并獲得學士學位后滿三年(原專業(yè)不限);雖無學士學位但已獲得碩士或博士學位者。滿足條件的學員全年均可向院校提交報名申請材料進行報名,完成全部課程學習并通過考核可獲得結業(yè)證書;后期結業(yè)后可報名參加申碩考試,只考外國語和學科綜合2門,滿分均為100分,學員達到60分及格即可通過考試,學員通過考試并完成論文答辯后即可獲得碩士學位證書。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