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學院電子與通信工程在職研究生培養(yǎng)從事通信與信息系統(tǒng)、信號與信息處理、電路與系統(tǒng)、電磁場與微波技術、物理電子與光電子學、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等學科,從事光纖通信、計算機與數據通信、衛(wèi)星通信、移動通信、多媒體通信、信號與信息處理、通信網設計與管理、集成電路設計與制造、電子元器件、電磁場與微波技術等領域,從事管理、研究、設計運營、維修和開發(fā)的高級工程技術和管理人才。
一、在職研究生報考條件:
考生必須符合下列學歷等條件之一:
1、國家承認學歷的應屆本科畢業(yè)生(須取得國家承認的本科畢業(yè)證書。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舉辦的成人高等學歷教育應屆本科畢業(yè)生,及自學考試和網絡教育屆時可畢業(yè)本科生)。
2、具有國家承認的大學本科畢業(yè)學歷的人員。
3、獲得國家承認的高職高專學歷后滿2年或2年以上,達到與大學本科畢業(yè)生同等學力,且符合我校根據培養(yǎng)目標對考生提出的具體業(yè)務要求的人員;
4、國家承認學歷的本科結業(yè)生,按本科畢業(yè)生同等學力身份報考。
5、已獲碩士、博士學位的人員。
二、課程設置:
1、基礎課:自然辯證法、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外語、矩陣理論、隨機過程與排隊論、高等代數、應用泛函分析、數值分析等。
2、技術課:應用信息論基礎、統(tǒng)計信號處理、數字通信、系統(tǒng)通信網理論基礎、數字信號處理、信號檢測與估值理論、導波原理與方法、微波電路理論、高等模擬 集成電路、高等電磁場理論、導波光學、半導體光電子學導論、半導體器件物理、電路的優(yōu)化設計、電子設計自動化、VLSI系統(tǒng)設計基礎、固體電子學、電子信息材料與技術、現代材料分析技術、軟件技術基礎等。
3、專業(yè)課:可由各培養(yǎng)點根據各自的培養(yǎng)方向和行業(yè)實際需要確定。
三、入學考試:研究生入學全國統(tǒng)一考試。
四、復試考試大綱:
考試科目:通信原理
1、通信系統(tǒng)的基本概念:定義,系統(tǒng)模型,信息的度量、性能分析指標。
2、信道的定義和分類,信道中的加性噪聲,信道容量公式的應用。
3、模擬通信系統(tǒng):幅度調制和角度調制的時域和頻域分析,產生和解調方法,帶寬的計算,噪聲性能分析與應用。頻分復用涉及的基本計算。
4、信源編碼:低通抽樣定理;PCM 和 ΔM 的編譯碼原理,量化 信噪比分析,A 律 13 折線編碼與譯碼,幾種改進型ΔM系統(tǒng)的工作原理;時分復用的概念和基本計算。
5、數字信號的基帶傳輸:常用碼型,無碼間串擾基帶傳輸特性,奈奎斯特準則,眼圖和均衡的概念,部分響應技術。
6、數字信號的載波傳輸:二進制數字調制和解調方法,性能分析。多進制數字調制的基本原理,產生和解調方法。各種數
字調制信號的帶寬計算。最佳接收原理。
7、現代數字調制技術;MSK、GMSK、QAM、π/4—QPSK、OQPSK,擴頻通信等的基本原理,調制和解調方法。
8、同步原理:載波同步、位同步、幀同步的基本原理和實現方法。
9、信道編碼:差錯控制技術,糾檢錯編碼的糾檢錯能力分析,幾種常用的檢錯碼,線性分組碼,循環(huán)碼編譯碼原理和實現方法。
10、通信網的基本概念,復接技術和交換的基本原理。
五、復試參考教材:
《現代通信原理》第二版,沈寶鎖、侯春萍等,國防工業(yè)出版社;
六、培養(yǎng)方式:
1、在職研究生學習年限一般為2-3年。
2、一般為脫產或半脫產學習方式,外地采取階段性到校集中上課的方式,應不少于半年。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職場人士選項攻讀在職研究生提升自己,進而在職場中獲得更多升職加薪的機會。上海財經大學人力資源管理在職研究生主要有面授班/網絡班兩種授課方式可選,其中面授班均在學校上課,雙休日其中一天授課,法定節(jié)假日和寒暑假不上課;網絡班即網絡遠程學習,學員通過直播課堂、錄播回放、在線答疑等方式實現,學員可自由安排學習時間,不受地域限制。
上海財經大學在職研究生采取資格審核方式入學,無需入學資格考試,免試入學。在職研究生報名條件是:本科學歷、并獲得學士學位后滿三年(原專業(yè)不限);雖無學士學位但已獲得碩士或博士學位者。滿足條件的學員全年均可向院校提交報名申請材料進行報名,完成全部課程學習并通過考核可獲得結業(yè)證書;后期結業(yè)后可報名參加申碩考試,只考外國語和學科綜合2門,滿分均為100分,學員達到60分及格即可通過考試,學員通過考試并完成論文答辯后即可獲得碩士學位證書。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