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央民族大學主辦的“中國邊疆學理論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論壇”學術研討會在中協(xié)賓館舉行。開幕式由中國邊疆學研究中心主任吳楚克教授主持,中央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院長麻國慶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邊疆研究所刑廣程所長、國家清史辦主任馬大正教授和云南大學方鐵教授分別致開幕辭。麻國慶院長指出,“中國邊疆學理論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論壇”的舉辦越來越具有特點,論壇能將學科發(fā)展與問題意識相結合,不僅具有理論意義而且兼?zhèn)淞爽F(xiàn)實迫切性,并分享了他個人有關邊疆研究的三個議題。
本次在職研究生論壇分為“理論探索與爭鳴”、“歷史、域外與材料”、“一帶一路與邊疆安全”等三個學術板塊,此外,為培養(yǎng)邊疆學學科的新生力量,為年輕學者提供學習和對話的平臺,特別設置了“博士論壇”和“碩士論壇”兩個青年論壇,并配有資深學者評議指導。青年論壇中的發(fā)言題目:“試論邊疆觀與天下觀的理論契合”、“邊疆學建構視野下的邊界研究:主題變遷與范式更新”、“拉策爾定律對當代中國邊疆建設的啟示”、“中巴經濟走廊與中巴命運共同體的構建”等,引起與會代表的廣泛關注。
關于中國邊疆學構筑中遇到的諸多問題,中國邊疆學的首倡者馬大正教授為大家分析了中國邊疆學構筑中的當務之急,并與青年學子們分享了邊疆學構筑中的一些心得體會;中國社會科學院刑廣程所長從現(xiàn)實層面論述邊疆研究的迫切性,闡述了一帶一路與中國邊疆學之間的聯(lián)系;四川大學孫勇教授則從中國大陸三次邊疆研究的高潮出現(xiàn)的學術共同體對中國邊疆研究的發(fā)展脈絡進行了梳理;蘭州大學徐黎麗教授認為中國邊疆治理的中心不在中國的中心地帶,也不在中國的邊疆地帶,而是在中國的通道地帶。她以通道地帶作為研究邊疆問題的路徑和方法。四川大學楊明洪教授對“邊疆建構論”進行解構,主張“邊疆實在論”,并認為把治理邊疆看作是邊疆產生的原因是一個本末倒置的問題;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施琳教授通過國際邊境研究理論范式對我國邊境人類學進行了思考;四川大學王鵬暉教授對今年來邊疆中國的專題研究進行了述評;云南大學方鐵教授回溯了中國古代的治邊方略;陜西師范大學馬強教授對影響中巴經濟走廊的民族與宗教因素做了分析,認為目前的學術研究對影響中巴經濟走廊的民族和宗教因素有所忽略,今后這方面的研究應該以熟悉巴基斯坦宗教內部話語為前提,充分尊重族群和宗教問題;中國社會科學院邊疆研究所孫宏年研究員匯報了有關1949年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西南邊疆治理的一些思考,認為中國邊疆學并不是一個純學術的學科,而是一個與現(xiàn)實問題緊密結合的學科。此外,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邊疆史地研究中心研究員李大龍教授、武警學院邊防系張保平主任、云南大學劉稚教授、內蒙古大學孫凱民教授、廣西民族大學羅彩娟教授以及我校李鴻賓教授、張曦教授也作了精彩發(fā)言。青年論壇部分,青年學者們在田野調查的基礎上,對一帶一路在職研究生與邊疆安全問題進行了個案分享。
論壇結束之際,云南大學方鐵教授在總結了本次研討會的內容及特點的基礎上匯報了自己從事邊疆研究的主要成果,重點對今后從事邊疆研究提出了四點看法:一是,多學科合作問題。中國的邊疆問題具有特殊性,沒有其他國家的經驗可以借鑒,不能照搬國外理論。因此,只能多做研究,結合中國實際,拿出更多成果服務社會。在多學科研究邊疆問題時,由于各學科觀點、方法、思路的不同,在交流時難免有沖突、碰撞,所以要包容、尊重其他學科,加強學術交流;二是,尊重學術規(guī)范。要了解學科的學術規(guī)范,不能本末倒置。不僅要了解本學科的學術規(guī)范,還要了解其他學科的學術規(guī)范,不能在不了解的情況下隨意批判。學科之間要多交流、多討論,用規(guī)范的概念,正確的表述,推進學術進步;三是,年輕人的培養(yǎng)。學術界斷層問題嚴重,呈現(xiàn)青黃不接的態(tài)勢。對此,首先要建立學科理想,學術研究中不要有太強的功利心;其次要選定想對穩(wěn)定的研究方向,對某一領域進行深入研究;最后要認識學術正確發(fā)展道路,要扎實,切忌急功近利,多借鑒大師,逐漸前進。四是,要有精品意識。學術研究要精致,不能粗制濫造。
論壇閉幕,由此次學術研討會的主辦方中國邊疆學研究中心主任吳楚克教授作會議總結。吳教授對參會的各位學者表示了感謝,他認為中國邊疆學理論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論壇連續(xù)幾屆的成功舉辦離不開學者們的大力支持。也正是學者們的支持,中國邊疆學理論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論壇的舉辦得到了學術界的認可,成為中央民族大學中國邊疆研究的名片、品牌。同時,每屆會議論文集的出版也成為一種標志,標志著中國邊疆學研究的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此外,吳教授分享了他近期的學習心得:他提到,通過對量子物理學的研究學習,原有的哲學思想發(fā)生了變化,對馬克思主義哲學有了新的理解,并認為應該重新樹立對思想產品的認識,思想的交流也是一種物質的交流。至此,第三屆“中國邊疆學理論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論壇”學術研討會圓滿落下帷幕。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職場人士選項攻讀在職研究生提升自己,進而在職場中獲得更多升職加薪的機會。上海財經大學人力資源管理在職研究生主要有面授班/網(wǎng)絡班兩種授課方式可選,其中面授班均在學校上課,雙休日其中一天授課,法定節(jié)假日和寒暑假不上課;網(wǎng)絡班即網(wǎng)絡遠程學習,學員通過直播課堂、錄播回放、在線答疑等方式實現(xiàn),學員可自由安排學習時間,不受地域限制。
上海財經大學在職研究生采取資格審核方式入學,無需入學資格考試,免試入學。在職研究生報名條件是:本科學歷、并獲得學士學位后滿三年(原專業(yè)不限);雖無學士學位但已獲得碩士或博士學位者。滿足條件的學員全年均可向院校提交報名申請材料進行報名,完成全部課程學習并通過考核可獲得結業(yè)證書;后期結業(yè)后可報名參加申碩考試,只考外國語和學科綜合2門,滿分均為100分,學員達到60分及格即可通過考試,學員通過考試并完成論文答辯后即可獲得碩士學位證書。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