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以來,市場化債轉股的配套政策開始加速推出。6月24日,人民銀行公告自7月5日起,下調工行、農行、中行、建行、交行五家國有大型商業(yè)銀行和中信銀行、光大銀行等十二家股份制商業(yè)銀行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可釋放資金約5000億元,用于支持市場化法治化“債轉股”項目,同時撬動相同規(guī)模的社會資金參與。
6月29日,銀保監(jiān)會印發(fā)了《金融資產投資公司管理辦法(試行)》(以下簡稱《辦法》),標志著債轉股子公司的發(fā)展步入常態(tài)化。在建立基本監(jiān)管制度的同時,在股東結構、業(yè)務范圍以及資金來源方面,均為債轉股子公司提供了更大的發(fā)展空間。為提高市場化債轉股的規(guī)模和效率,創(chuàng)造了更為良好的市場環(huán)境。
一、中國社會科學院:“債轉股”實踐與主要障礙
從頒布《關于積極穩(wěn)妥降低企業(yè)杠桿率的意見》和《關于市場化銀行債轉股的指導意見》以來,債轉股已成為降低企業(yè)部門杠桿率的重要手段,基本遵循了市場化法治化原則。債轉股項目均由實施機構、對象企業(yè)等市場主體自主協商確定,實施機構按照市場化的原則選擇企業(yè)、對標的企業(yè)進行盡職調查,雙方對債轉股的實施方案及相應條款反復談判協商,在雙方協商一致后,簽訂債轉股框架協議。
從“債轉股”的模式看,主要包括并表基金、發(fā)股還債、收債轉股等方式,其中,發(fā)股還債是主要業(yè)務模式,主要原因在于該模式較好地解決了“一企多債”的難題。
在資金來源上,目前已落地實施的債轉股項目的資金來源以銀行理財資金為主,同時吸收了包括保險資金、股權投資基金和產業(yè)基金等多元化社會資金,平均資金成本約為5%-6%;在以債轉股資產為底層資產的理財產品募集時,也注意向投資者披露了產品相關信息。
在退出機制上,主要有通過資本市場退出、企業(yè)回購兩種方式,如果企業(yè)經營狀況良好、分紅較好,投資者可以選擇不退出,選擇基金延期。
在公司治理上,實施機構普遍比較積極參與,認為自身有能力也有意愿按照《公司法》等法律法規(guī)依法行使股東權利,通過派駐董事等參與公司治理,推動相關企業(yè)完善現代企業(yè)制度。
中國社會科學院:盡管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但市場化債轉股仍面臨落地率低的問題,具體原因多種多樣,最重要的有兩個方面:
一是資金募集難度大、成本高。自成立專門的債轉股子公司之前,銀行理財是市場化債轉股資金量最大、成本最低的資金渠道。不過,與公募基金、私募基金、券商資管和基金專戶等股權投資類產品相比,銀行理財投資市場化債轉股,存在期限不匹配、成本收益不匹配、風險不匹配等一系列問題。市場化債轉股期限長、收益不確定且周期性行業(yè)的平均年化收益率并不高、投資具有一定的風險,而銀行理財的投資者普遍愿意接受一年期以下的短期產品。在資管新規(guī)打破剛兌、凈值化管理以及限制期限錯配的監(jiān)管思路下,通過銀行理財來為債轉股項目提供長期險、低成本資金來源的空間急劇萎縮。盡管資管新規(guī)明確提出,“鼓勵充分運用私募產品支持市場化、法治化債轉股”,但仍缺乏具體實施細節(jié),難以有效落地。資金募集難、成本高成為債轉股落地率低最重要的因素。
二是銀行資本損耗高。商業(yè)銀行資本監(jiān)管規(guī)定,對于銀行被動持有股權的資本占用,兩年內風險權重為400%,兩年后是1250%。銀行資金在兩年內退出的難度較大,兩年后“債轉股”對銀行的資本占用將上升。29日頒布的《辦法》規(guī)定,金融資產投資公司自身的資本監(jiān)管參照資產管理公司的標準,按150%的風險系數計算。但對并表的風險系數,《辦法》并未提及。目前實踐中,并表的風險權重均按1250%執(zhí)行,這對母銀行提出了較高的資本要求?紤]到當下金融監(jiān)管環(huán)境日益強化,“影子銀行”大規(guī);乇淼谋尘跋拢y行資本補充業(yè)已面臨很大壓力,如此高的資本損耗顯然會制約銀行參與債轉股的空間。
原則上,只要并表監(jiān)管的風險權重大于100%,債轉股均會加大銀行的資本消耗(因為貸款的風險權重為100%)。不可否認的是,股權的風險客觀上的確高于貸款資產,但與貸款資產風險權重差異過大,必然會顯著抬高債轉股的成本,進而影響銀行和企業(yè)參與市場化債轉股的積極性。
二、中國社會科學院:近期政策的影響
總的說來,定向降準和《辦法》的落地,對推進市場化債轉股均有相當積極的影響。
從定向降準來說,一是可以為銀行釋放更低成本的資金,降低銀行平均的資金成本,提升了參與市場化債轉股的積極性;二是降準給予了銀行新增貸款的空間,用擴大新增利潤空間彌補銀行部分折價“債轉股”可能帶來的利潤損失;三是釋放出銀行資金,用于購買債轉股子公司發(fā)行的金融債或資管產品,間接投入市場轉股領域。
從根本上講,降準對“債轉股”的支持,不是簡單釋放資金讓銀行直接用于“債轉股”(原則上,銀行不能直接持有非金融機構股權,也無法將釋放的流動性直接挪到表外進行“債轉股”),而是給“債轉股”賦予了降準這樣的正向激勵,降低了銀行平均資金成本,擴大了商業(yè)銀行新增生息資產的空間,減輕銀行在防風險背景下的利潤壓力,并充分發(fā)揮銀行債轉股子公司的專業(yè)能力。同時還可以優(yōu)化銀行信貸資源配置,有利于改善銀行的資產負債結構。此外,人民銀行在定向降準的同時,輔以按季報送、宏觀審慎評估等監(jiān)管手段,也能更好地保證銀行將相關的資金投向市場化債轉股領域。
從《辦法》的頒布來看,債轉股子公司步入常態(tài)化,勢必會吸引更多的資金,尤其是銀行機構以外的社會資金及外資參與到市場化債轉股領域。而多元化的資金籌措安排(包括向合格投資人募資、設立私募股權投基金、發(fā)行金融債以及同業(yè)融資等),尤其是理財資金用于交叉?zhèn)D股的規(guī)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緩解資金來源的瓶頸。不過,如前文所述,在理財細則落地之前,仍難判斷其空間究竟如何。此外,《辦法》還明確金融資產投資公司的審慎監(jiān)管規(guī)則與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一致,為有效防范債轉股過程中的風險,確保債轉股子公司穩(wěn)健運營奠定了制度基礎。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職場人士選項攻讀在職研究生提升自己,進而在職場中獲得更多升職加薪的機會。上海財經大學人力資源管理在職研究生主要有面授班/網絡班兩種授課方式可選,其中面授班均在學校上課,雙休日其中一天授課,法定節(jié)假日和寒暑假不上課;網絡班即網絡遠程學習,學員通過直播課堂、錄播回放、在線答疑等方式實現,學員可自由安排學習時間,不受地域限制。
上海財經大學在職研究生采取資格審核方式入學,無需入學資格考試,免試入學。在職研究生報名條件是:本科學歷、并獲得學士學位后滿三年(原專業(yè)不限);雖無學士學位但已獲得碩士或博士學位者。滿足條件的學員全年均可向院校提交報名申請材料進行報名,完成全部課程學習并通過考核可獲得結業(yè)證書;后期結業(yè)后可報名參加申碩考試,只考外國語和學科綜合2門,滿分均為100分,學員達到60分及格即可通過考試,學員通過考試并完成論文答辯后即可獲得碩士學位證書。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