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大學卓越青年科研基金獲得者王春生教授在瑞士洛桑聯(lián)邦理工學院(EPFL)做了題為“Basic Research on Innovative Strengthening Technology for Steel and Concrete Bridges”(在創(chuàng)新性強化技術的鋼和混凝土橋梁基礎研究)的在職研究生學術報告。
長安大學有2個教學區(qū)、2個實習基地,校園面積3745畝。設有21個教學院(系),有5個國家級重點學科,26個部省級重點學科,8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8個一級學科博士點,50個二級學科博士點,26個一級學科碩士點,118個二級學科碩士點,78個本科專業(yè);有公共管理、工商管理等7個碩士專業(yè)學位授權類別,16個工程碩士招生領域。
長安大學卓越青年科研基金獲得者王春生教授系統(tǒng)介紹了長安大學“橋梁耐損性設計方法與安全維護技術創(chuàng)新團隊”近年來在鋼橋冷維護技術、混凝土梁橋組合加固新技術領域開展的系列足尺試驗研究和工程應用情況,所取得的創(chuàng)新性研究成果得到了瑞士同行的積極評價。在出訪瑞士期間,王春生教授與洛桑聯(lián)邦理工學院Eugen Brühwiler 教授就雙方合作開展橋梁組合加固新技術、高性能鋼-UHPFRC新型組合結構橋梁研究達成了一致,并討論了后續(xù)合作研究計劃。
此次出訪期間,王春生教授還參加了2015年9月15-17日在德國柏林召開的2015年土木工程無損檢測國際研討會(NDT-CE2015),以及2015年9月22-25日在瑞士日內瓦召開的國際橋梁與結構工程協(xié)會2015年會(IABSE2015),分別做了題為“ Application of Acoustic Emission Monitoring Technology in Steel Bridge Safety Monitoring”、“Cold Retrofit Method Study for Fatigue Cracking of Steel Bridge”的學術報告。通過此次國際學術交流,展示了長安大學橋梁工程學科的最新研究成果,推動了長安大學橋梁學科與國際知名大學的深度合作,提升了橋梁學科的學術影響力。
王春生,工學博士,2003年同濟大學橋梁專業(yè)博士畢業(yè),2006年清華大學土木工程博士后流動站出站,美國普渡大學、里海大學、香港理工大學訪問學者,F(xiàn)為長安大學公路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橋梁系(所)主任,中國鋼結構協(xié)會結構穩(wěn)定與疲勞分會、橋梁鋼結構分會理事,國際橋梁與結構工程協(xié)會(IABSE)會員。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職場人士選項攻讀在職研究生提升自己,進而在職場中獲得更多升職加薪的機會。上海財經大學人力資源管理在職研究生主要有面授班/網絡班兩種授課方式可選,其中面授班均在學校上課,雙休日其中一天授課,法定節(jié)假日和寒暑假不上課;網絡班即網絡遠程學習,學員通過直播課堂、錄播回放、在線答疑等方式實現(xiàn),學員可自由安排學習時間,不受地域限制。
上海財經大學在職研究生采取資格審核方式入學,無需入學資格考試,免試入學。在職研究生報名條件是:本科學歷、并獲得學士學位后滿三年(原專業(yè)不限);雖無學士學位但已獲得碩士或博士學位者。滿足條件的學員全年均可向院校提交報名申請材料進行報名,完成全部課程學習并通過考核可獲得結業(yè)證書;后期結業(yè)后可報名參加申碩考試,只考外國語和學科綜合2門,滿分均為100分,學員達到60分及格即可通過考試,學員通過考試并完成論文答辯后即可獲得碩士學位證書。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