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物理學院劉開輝作主題為“Optical Spectroscopy of Individual Nanomaterials with Defined Atomic Structure(光學光譜定義單個納米材料的原子結構)”的精彩報告。北京大學物理學院有物理學、大氣科學、理論物理、凝聚態(tài)物理、光學、粒子物理與原子核物理、大氣物理學與大氣環(huán)境、氣象學、天體物理、核技術及應用。
劉開輝的主要研究方向是低維材料結構與物理,他指出當材料的特性長度縮至1nm規(guī)模,會出現(xiàn)如量子限制、多體相互作用的增強、材料間范德華力的增強等有趣的物理現(xiàn)象。在職研究生講座中,劉開輝深入淺出地對原位透射電鏡和納米光譜學結合技術、一維模型體系的單層和雙層碳納米管性質、二維模型體系的原子層MoS2的性質等幾個方面進行了介紹,以研究單個低維材料的結構和性質的直接對應關系,從而揭露低維凝聚態(tài)物理中的新穎規(guī)律,引人入勝。
此外,北京大學劉開輝結合自身體會,在實驗方面,給同學們忠告:認真記錄實驗報告并經常與導師交流,預期之外的實驗結果不要隨便否定,認真對待,可能會有新的發(fā)現(xiàn)。
劉開輝博士,北京大學物理學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劉博士本科畢業(yè)于北京師范大學物理學系(2004);博士畢業(yè)于中科院物理所(2009);2009-2014在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物理系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4年初回北京大學工作;2015年加入北京大學納米化學中心。
劉博士的主要研究方向是:低維納米材料結構與物理。主要研究手段是:發(fā)展單個納米材料單元水平的透射電鏡原位測量技術、超高靈敏度超快納米光學技術,以研究單個納米材料的結構和性質的直接對應關系,從而揭露低維凝聚態(tài)物理中的新穎規(guī)律。目前劉博士把該技術成功應用到一維模型體系的碳納米管、二維模型體系的原子層MoS2,取得了一些具有影響的科研成果。劉博士發(fā)表SCI論文20余篇,其中包括第一作者或者通訊作者的Nature Nanotechnology(2篇), Nature Physics, Nature Communications(2篇), PNAS, JACS, Nano Letters, PRB, APL。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職場人士選項攻讀在職研究生提升自己,進而在職場中獲得更多升職加薪的機會。上海財經大學人力資源管理在職研究生主要有面授班/網絡班兩種授課方式可選,其中面授班均在學校上課,雙休日其中一天授課,法定節(jié)假日和寒暑假不上課;網絡班即網絡遠程學習,學員通過直播課堂、錄播回放、在線答疑等方式實現(xiàn),學員可自由安排學習時間,不受地域限制。
上海財經大學在職研究生采取資格審核方式入學,無需入學資格考試,免試入學。在職研究生報名條件是:本科學歷、并獲得學士學位后滿三年(原專業(yè)不限);雖無學士學位但已獲得碩士或博士學位者。滿足條件的學員全年均可向院校提交報名申請材料進行報名,完成全部課程學習并通過考核可獲得結業(yè)證書;后期結業(yè)后可報名參加申碩考試,只考外國語和學科綜合2門,滿分均為100分,學員達到60分及格即可通過考試,學員通過考試并完成論文答辯后即可獲得碩士學位證書。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