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史浙明副教授與王廣才教授對位于四口地下水監(jiān)測井從6年的地下水位觀測資料進行了分析,利用潮汐影響下的井-含水層水平向地下水流及垂向地下水流模型分別進行分析。發(fā)現(xiàn)汶川地震引起了四口井含水層參數(shù)的明顯變化,并進一步推測認為其中的南溪井和瀘沽湖所在的含水層井從震前的承壓含水層變?yōu)榘氤袎汉畬,其他兩口井承壓性未發(fā)生明顯改變。隨著時間的演化,至蘆山地震前,南溪井逐漸恢復了含水層的承壓性,而瀘沽湖井仍處于半承壓狀態(tài)。蘆山地震對四口井所在含水層的滲透性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大現(xiàn)象,但此次地震未對含水層的承壓性造成改變。
地震能夠引起地下水位、流量、溫度等變化,多數(shù)研究認為這些變化往往與地震引起的含水層參數(shù)(滲透系數(shù)、儲水系數(shù)等)變化有關。而含水層參數(shù)變化的機理則可以分為兩類:含水層結構變化與結構未發(fā)生變化。含水層結構變化機理認為含水層滲透性的變化是由于含水層/弱透水層在地震發(fā)生后發(fā)生破裂或者含水層的固結作用引起,從而造成了地下水在不同含水層之間的垂向運移;而含水層結構不發(fā)生改變的機理則認為含水層滲透性的變化是由于地震波對含水層介質孔隙中充填物的沖刷作用而導致。因此,通過對地震前后地下水位變化進行分析便有可能獲得地震前后含水層水文地質結構變化的信息。
這是首次發(fā)現(xiàn)地震能夠改變含水層承壓性。由于含水層承壓性的變化與水力聯(lián)系密切相關,因此這種變化有可能會影響震后地下水流運動及溶質遷移。在未來考慮含水層脆弱性、地下廢物處置及水源地安全時應該將地震引起的這種變化作為一種潛在因素考慮在內(nèi)。
上述成果近期發(fā)表在國際著名期刊《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上:Shi, Z., Wang, G., 2016. Aquifers switched from confined to semiconfined by earthquakes.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43. 11,166–172. [IF=4.212]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職場人士選項攻讀在職研究生提升自己,進而在職場中獲得更多升職加薪的機會。上海財經(jīng)大學人力資源管理在職研究生主要有面授班/網(wǎng)絡班兩種授課方式可選,其中面授班均在學校上課,雙休日其中一天授課,法定節(jié)假日和寒暑假不上課;網(wǎng)絡班即網(wǎng)絡遠程學習,學員通過直播課堂、錄播回放、在線答疑等方式實現(xiàn),學員可自由安排學習時間,不受地域限制。
上海財經(jīng)大學在職研究生采取資格審核方式入學,無需入學資格考試,免試入學。在職研究生報名條件是:本科學歷、并獲得學士學位后滿三年(原專業(yè)不限);雖無學士學位但已獲得碩士或博士學位者。滿足條件的學員全年均可向院校提交報名申請材料進行報名,完成全部課程學習并通過考核可獲得結業(yè)證書;后期結業(yè)后可報名參加申碩考試,只考外國語和學科綜合2門,滿分均為100分,學員達到60分及格即可通過考試,學員通過考試并完成論文答辯后即可獲得碩士學位證書。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