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更好履行教育部教指委關于“組織開展高等學校教師教學能力提升培訓、學術研討和經驗交流”的職責要求,滿足財政學骨干教師知識更新和教學方法交流的需求,7月23日,由教育部高等學校財政學類專業(yè)教學指導委員會主辦、云南財經大學財政與公共管理學院承辦的財政學類專業(yè)第十屆暑期師資培訓班開班。教育部財政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王喬、秘書長石紹賓,云南財經大學校長王敏等領導和嘉賓出席開班儀式。
王喬代表財政學教指委致辭,對本次培訓承辦方云南財經大學財政與公共管理學院的精心安排、授課教師的辛勤付出和學員的積極參與表示感謝,對培訓班的開班表示祝賀。他表示,本次培訓班作為加強財政學教學科研交流、提高財政學類師資水平的重要平臺,內容全面、師資強大、新秀倍出,是財政學教育界的一次盛會。他對本次培訓班提出了三點希望:一是希望大家珍惜學習機會,提高學習效率,力爭在有限時間內取得最優(yōu)的培訓效果;二是堅持問題導向,理論與實踐并重,結合自身教研實踐,深入交流研討,更新知識,開闊視野;三是堅持學以致用,將培訓班的學習成果盡快應用于教研工作實踐,為推動財政學科建設和專業(yè)發(fā)展貢獻力量。
王敏在致辭中對財政學教指委的信任和支持表示感謝,對授課專家學者、參訓教師表示誠摯歡迎。他介紹了云南財經大學發(fā)展建設情況,以及財政與公共管理學院財政學專業(yè)的情況,他指出,財稅體制改革為促進經濟社會持續(xù)健康發(fā)展、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提供了有力支撐,也為財政學教學體制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培訓班聚焦進一步推進新時代財政理論建設,提升財政學教學水平,將為發(fā)揮好財政在治國安邦中的基礎性、制度性、保障性作用提供強大的理論支撐。希望通過本次培訓促進高校和學者間的交流與合作,推動財政學科事業(yè)進一步發(fā)展。
學員代表、吉林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邵學峰在發(fā)言中表示,培訓班為各高校專家、學者提供了全方位、深層次的交流學習平臺,對于深化財政學教學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開班儀式后,教育部財政學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教育部新文科建設工作組組長、山東大學樊麗明教授以“新文科建設:走深走實,行穩(wěn)致遠”為題,從新文科建設的發(fā)展態(tài)勢、新文科內涵認識再深化、新文科建設路徑再細化三個維度,探討了立足新時代、回應新需求、探索新專業(yè)、開拓新模式、鉆研新課程等中國建設“新文科”的核心要義和發(fā)展路徑。
王喬教授以“準確研判當前經濟形勢,實施更加精準的財稅政策”為題,從我國經濟形勢分析與政策問題,影響當前中國經濟的主要因素,當前中國經濟的主要風險點,未來中國經濟走勢及政策建議,實施更加精準高效、可持續(xù)的財政政策等五個方面進行了精彩分享。
本屆師資培訓班圍繞“新時代財政體制改革與財政學教學研究”設置新文科建設、課程思政建設、教育教學方法改革、財稅基本理論及前沿問題等專題,邀請教育部財政學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山東大學樊麗明教授,副主任委員、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校長楊燦明教授,副主任委員、江西財經大學王喬教授,副主任委員、西南財經大學黨委副書記馬驍教授,教指委委員、云南財經大學伏潤民教授,西南財經大學劉蓉教授,上海財經大學范子英教授,復旦大學劉志闊教授,云南財經大學繆小林教授,北京大學蔣云赟副教授等專家進行授課。來自全國50多所院校的200多名專家、學者通過線上和線下的方式參加培訓。
截至目前,由財政學教指委主辦的財政學類專業(yè)暑期師資培訓班已連續(xù)舉辦10屆,對促進財政學骨干教師和青年教師知識更新和教學方法交流,提升財政學類專業(yè)師資的教學水平,加強財政學類專業(yè)教學質量和提高學科專業(yè)建設水平發(fā)揮了積極作用。
轉自:云南財經大學新聞網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職場人士選項攻讀在職研究生提升自己,進而在職場中獲得更多升職加薪的機會。上海財經大學人力資源管理在職研究生主要有面授班/網絡班兩種授課方式可選,其中面授班均在學校上課,雙休日其中一天授課,法定節(jié)假日和寒暑假不上課;網絡班即網絡遠程學習,學員通過直播課堂、錄播回放、在線答疑等方式實現(xiàn),學員可自由安排學習時間,不受地域限制。
上海財經大學在職研究生采取資格審核方式入學,無需入學資格考試,免試入學。在職研究生報名條件是:本科學歷、并獲得學士學位后滿三年(原專業(yè)不限);雖無學士學位但已獲得碩士或博士學位者。滿足條件的學員全年均可向院校提交報名申請材料進行報名,完成全部課程學習并通過考核可獲得結業(yè)證書;后期結業(yè)后可報名參加申碩考試,只考外國語和學科綜合2門,滿分均為100分,學員達到60分及格即可通過考試,學員通過考試并完成論文答辯后即可獲得碩士學位證書。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