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全國資產評估專業(yè)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以下簡稱“教指委”)和《資產評估研究》編輯部主辦,首都經濟貿易大學財政稅務學院、首都經濟貿易大學資產評估研究院共同承辦的“第七屆中國資產評估學術論壇暨《資產評估研究》2024年研討會”在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博學樓學術報告廳順利召開。首都經濟貿易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尹志超出席論壇并致辭,資產評估教指委秘書處以及來自全國各資產評估專業(yè)學位研究生培養(yǎng)單位的近200名師生代表參加了論壇。
開幕式上尹志超首先致辭。他代表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向出席資產評估學術論壇的領導、專家學者表示熱烈歡迎和衷心感謝。他指出,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以推動高質量發(fā)展為主線,以改革創(chuàng)新為動力,科研成果量質齊升,為服務中國式現代化與新時代首都發(fā)展作出首經貿貢獻。財政稅務學院長期致力于財稅和資產評估等領域的科學研究與人才培養(yǎng),聚焦國家重大需求,緊跟行業(yè)發(fā)展趨勢,形成了多個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研究團隊和科研平臺。資產評估專業(yè)辦學歷史悠久,辦學基礎雄厚,形成了“科研—實踐—教學”三位一體的學科發(fā)展體系。學校未來將堅持“崇德尚能,經世濟民”的校訓,進一步聚焦科學前沿,服務國家重大戰(zhàn)略和新時代首都發(fā)展。
教指委秘書長、中央財經大學財政稅務學院副院長李小榮致辭。李小榮誠摯感謝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承辦本屆學術論壇,詳細介紹了論壇的征文情況。他期待各位領導專家和同仁深入交流,擁抱新興技術,推動資產服務的數字化轉型,產出更多前沿的學科交叉融合的創(chuàng)新研究。對于資產評估的學術研究工作,李小榮強調,需要行業(yè)專家加強合作,加強資產評估學界與業(yè)界交流,注重理論結合實踐,切實推動產學研融合,共同探討資產評估的理論與方法,推動資產評估學科的繁榮與發(fā)展。同時,他鼓勵各培養(yǎng)單位抓住數字化轉型的契機,提升專碩培養(yǎng)質量,培養(yǎng)優(yōu)秀的后備人才,加強對已有經驗的系統(tǒng)總結,進一步夯實學科發(fā)展基礎,持續(xù)推動中國資產評估專業(yè)和行業(yè)的現代化建設與高質量發(fā)展。
隨后,尹志超以“中國家庭金融:現實與問題”為題做主旨報告。尹志超基于中國家庭金融調查數據,詳細分析了當前中國家庭金融的特征及其潛在風險和應對措施。他指出,中國家庭呈現居民儲蓄率長期居高、房產資產占比過高、城鎮(zhèn)住房擁有率逐年上升等特點,家庭財富結構過度依賴不動產。此外,家庭在股票市場中的參與度較低,金融資產占比較小,家庭民間借貸參與率較高。針對以上現實問題,尹志超立足化解中國家庭金融風險、提高家庭金融資產配置效率等提出了針對性建議。
《南開管理評論》專業(yè)主編、南開大學商學院程新生教授以“學術研究與期刊論文發(fā)表”為題做主旨報告。程新生講解了《南開管理評論》的辦刊宗旨、編輯方針以及期刊的基本原則和投稿主題分布,介紹了期刊網站的資源和使用方法,并圍繞研究選題、文獻綜述、研究假設、研究方法與設計、因果關系分析、表達與證據呈現、投稿前的自查等論文撰寫和發(fā)表過程中的常見問題進行了深入分析,為研究者在學術寫作和期刊論文發(fā)表中提供了指導。
廣西科技大學碩士在職研究生何思思、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王娟娟副教授、重慶理工大學碩士研究生林譯彤、蘭州財經大學碩士研究生趙玉、內蒙古財經大學財政稅務學院喬永峰副教授、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碩士研究生王佳樂、廣東財經大學碩士研究生彭鳳婷、重慶工商大學碩士研究生陳濤先后做論文報告。
江西財經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余炳文、南京財經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劉小峰、河北大學管理學院于艷芳、山東財經大學會計學院資產評估系主任葛銳、河北經貿大學財政稅務學院副院長仇曉潔、浙江財經大學會計學院厲國威教授、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經濟管理學院朱冬元教授、首都經濟貿易大學財政稅務學院資產評估系主任王菊仙分別對匯報論文進行了點評。
開幕式和主旨報告環(huán)節(jié)由首都經濟貿易大學財政稅務學院副院長陳蕾主持。論文報告與點評環(huán)節(jié)分別由《資產評估研究》編輯部主任彭章和資產評估教指委委員、首都經濟貿易大學資產評估研究院院長王競達主持。閉幕式由首都經濟貿易大學財政稅務學院副院長何輝主持。
何輝宣布了本屆學術論壇“最佳論文獎”和“最佳點評人”的評選結果。重慶工商大學唐文秀和陳濤合作的論文《跟投機制、投資者情緒與IPO抑價——基于科創(chuàng)板上市公司的實證研究》獲得本次論壇最佳論文一等獎;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王娟娟、戶寶潔和張雪懿合作的論文《商業(yè)氣象服務數據資產價值評估——以航海場景為例》,廣西科技大學何思思、廖羚、李丹瑤、劉念和劉曉丹合作的論文《基于收益法與模糊實物期權的碳中和債券價值評估》獲得本次論壇最佳論文二等獎;首都經濟貿易大學陳蕾、周鍇和董惠敏合作的論文《數智技術賦能資產評估專碩人才培養(yǎng):體系升級、模式創(chuàng)新與實踐路徑》,重慶理工大學蘇平、林譯彤和李信剛合作的論文《基于PVD改進市場法的高校專利價值評估研究》,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梅麗霞、劉豪杰和王寒茹合作的論文《高鐵項目的碳資產價值評估模型構建——以京滬高鐵為例》獲得本次論壇最佳論文三等獎。首都經濟貿易大學財政稅務學院資產評估系主任王菊仙榮獲“最佳點評人”榮譽稱號。李小榮與教指委委員、東北財經大學會計學院王景升教授為獲獎人頒發(fā)了榮譽證書并合影留念。
何輝對會議進行總結。何輝指出,此次學術論壇內容充實、成果豐碩,主旨報告和論文分享涵蓋了資產評估的理論創(chuàng)新與實踐應用,為資產評估學科的深入探討和前沿交流搭建了平臺,也為未來的學術研究與合作奠定了基礎。最后,他向所有與會嘉賓和工作人員表達了誠摯的感謝,并宣布本屆論壇圓滿閉幕。
第七屆中國資產評估學術論壇暨《資產評估研究》2024年研討會的成功舉辦,進一步增進了資產評估的理論與實踐創(chuàng)新,為學界和業(yè)界搭建了一個學術交流與合作的高端平臺。本次論壇以“新質生產力與資產評估”“人工智能、大數據與資產評估”“數據資產價值評估”等為主題,共同探討學術前沿和行業(yè)發(fā)展新趨勢,深化了產學研合作,有效助力了學科和行業(yè)的高質量發(fā)展。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職場人士選項攻讀在職研究生提升自己,進而在職場中獲得更多升職加薪的機會。上海財經大學人力資源管理在職研究生主要有面授班/網絡班兩種授課方式可選,其中面授班均在學校上課,雙休日其中一天授課,法定節(jié)假日和寒暑假不上課;網絡班即網絡遠程學習,學員通過直播課堂、錄播回放、在線答疑等方式實現,學員可自由安排學習時間,不受地域限制。
上海財經大學在職研究生采取資格審核方式入學,無需入學資格考試,免試入學。在職研究生報名條件是:本科學歷、并獲得學士學位后滿三年(原專業(yè)不限);雖無學士學位但已獲得碩士或博士學位者。滿足條件的學員全年均可向院校提交報名申請材料進行報名,完成全部課程學習并通過考核可獲得結業(yè)證書;后期結業(yè)后可報名參加申碩考試,只考外國語和學科綜合2門,滿分均為100分,學員達到60分及格即可通過考試,學員通過考試并完成論文答辯后即可獲得碩士學位證書。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