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民族大學蒙古語言文學系邀請蒙古國科學院院士、語言文學研究所所長、著名的阿爾泰語言學家、古突厥魯尼文及鄂爾渾碑銘研究專家勒·寶力道(Bold.Luvsandorj)教授做了一場題為《蒙古地區(qū)突厥文文獻以及突厥蒙古語言關系》的學術講座。本次講座由蒙古語言文學系寶玉柱教授主持,社科院及蒙古語言文學系本、碩、博等40余人聆聽了本場講座。
中央民族大學蒙古語言文學系是系所合一的教學科研機構,下設蒙古語言教研室、蒙古文學教研室、蒙古民俗民間文學教研室、教學管理辦公室、行政辦公室、學生工作辦公室等教學科研和行政辦公機構。
勒•寶力道教授是著名的阿爾泰語言學家,尤其在古突厥魯尼文及鄂爾渾碑銘研究方面成就突出。在本次講座上勒•寶力道教授用圖文并茂的方式介紹了“ХАР БАЛГАС的鄂爾渾碑銘”、“КУЛИ-ЧУР的鄂爾渾碑銘”、“ СҮҮЖИ的鄂爾渾碑銘”等十多個蒙古地區(qū)突厥文文獻,并詳細講解了這些突厥文鄂爾渾碑的位置、現(xiàn)狀和碑銘的內(nèi)容、為誰建造及其主要特點等。勒•寶力道教授指出:想要深入了解、挖掘和研究蒙古歷史,對古突厥和突厥文文獻展開深入研究是十分關鍵的;他還鼓勵想要繼續(xù)從事蒙古語言學研究的學生去學習突厥語,這對于以后的研究大有裨益。
接著,勒•寶力道教授通過比較突厥和蒙古語言中的反身代詞、數(shù)詞等,用生動具體的實例為我們講解了突厥語和蒙古語之間的關系。他還教導學生們在今后的學習和研究中不能從單個詞語去看突厥語和蒙古語的關系,一味追求單詞的相似與否,而是應該從整個語言系統(tǒng)去看兩者之間的關系。
勒•寶力道教授講解完畢后,在場的老師和在職研究生學生相繼提出了許多相關的問題,教授都一一進行了詳細解答。講座最后,蒙古語言文學系寶玉柱教授向勒•寶力道教授的精彩講解表達了感謝并作了學術總結。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職場人士選項攻讀在職研究生提升自己,進而在職場中獲得更多升職加薪的機會。上海財經(jīng)大學人力資源管理在職研究生主要有面授班/網(wǎng)絡班兩種授課方式可選,其中面授班均在學校上課,雙休日其中一天授課,法定節(jié)假日和寒暑假不上課;網(wǎng)絡班即網(wǎng)絡遠程學習,學員通過直播課堂、錄播回放、在線答疑等方式實現(xiàn),學員可自由安排學習時間,不受地域限制。
上海財經(jīng)大學在職研究生采取資格審核方式入學,無需入學資格考試,免試入學。在職研究生報名條件是:本科學歷、并獲得學士學位后滿三年(原專業(yè)不限);雖無學士學位但已獲得碩士或博士學位者。滿足條件的學員全年均可向院校提交報名申請材料進行報名,完成全部課程學習并通過考核可獲得結業(yè)證書;后期結業(yè)后可報名參加申碩考試,只考外國語和學科綜合2門,滿分均為100分,學員達到60分及格即可通過考試,學員通過考試并完成論文答辯后即可獲得碩士學位證書。
詳情>